在謝清離開後的第二個月,謝家的房子就在管家老莫的監管下完成了。
青磚白牆黑瓦,是一種類似江南水鄉的建築風格。
二進院,除去一進大門的兩間耳房,整棟房子一共有九間屋子,六間廂房。
林溪是被謝川川帶去參觀的,同去的還有阿姐和齊念親幾人。
林溪從一進大門就一直在哎呀哎呀的叫著。
這棟房子多好,林溪的夢想又加了一個還要一棟二進院的的房子,等以後有了錢之後。
屋子裏的家具都已經全安置好了,林溪看不出東西的好壞,隻覺得那些桌子椅子床成色光澤都很好,還帶著香味。
謝川川可能也要在這裏住下了,不會再睡在她們家了。
老莫在屋子做好的這個月,還請村子裏的人來了吃飯。
讓謝家仆人買好米糧還有肉和菜,再讓林母請了村裏的女人們來幫忙,零零散散十多張桌子,來的人多坐不下,有人就直接端著碗蹲在謝家院子裏吃。
杏花村的村民多是窮苦人家,謝家的宴席不拘束,老莫飯菜管飽,讓他們盡量敞開來吃,不要客氣。
村民一年難得有幾頓飽飯,吃的都很開心。
吃完,村裏人也不著急走,都自覺留下幫忙收拾桌子,洗碗,打掃院子。
老莫還把買來多了的花生炒貨,全都分給了來的孩子們。
孩子們一年到頭也吃不上幾次席麵,遇不上像謝家這麼大方客氣的主人家。
村長家裏也來了,此時村長還沒走,而是等著老莫忙完好和老莫商量謝清讓他給村裏每家每戶送糧食種子的事。
雖說,謝清是直接把錢交給村長,讓村長全權負責。
但是村長這輩子也是第一次遇見這種好事,遇見謝清這樣的大善人。
再說,這是關乎全村人的大事,村裏未來一年的口糧,村長也不得不慎重幾分。
要是沒做成,還弄巧成拙就糟了,被村裏人搓著脊梁骨罵還是小事,要是真害了村裏人明年的口糧,那他這個一村之長也不活了。
老莫聽完村長的意思,思索片刻才道:“村長您的擔憂並無道理,或許這樣。但是我對種植之道也不熟悉,也不知道要買什麼種子好。要不這樣,您去找村子裏會種田的漢子或是當家人,詢問下買哪些種子好,或是問問大家想要種什麼,這樣也不會出大問題。”
村長聽了老莫的話覺得是應該這樣做,於是叫來了村子裏的種田老手,問了問哪家種子好,又私下去村裏各家各戶打探,聽聽村裏人的想法。
沒幾天,這事就被村長定下了。
又說謝清。
謝川川在父親走後十多天才收他的來信,之後便是半個月就會來一封自虔城送來的信。
信裏的內容都大差不差,除了囑托老莫要看好謝川川來,就是讓謝川川要注意安全,不要亂走。
除此之外,有時隨著信封而來的還有一些小禮物。
並不全是送給謝川川的,還有林溪幾人也有。
謝家新居落成,謝川川也並沒有跟著老莫在謝宅住下,而是依舊“賴在”林家。
是的,至於“賴在”的說法是林溪說的。
謝川川總是喜歡粘著林溪,有時就算是齊念親幾個男孩來找他,他也不跟著一起去玩,而是就要跟著林溪玩些翻繩、對草之類的遊戲。
而且,林溪還找到了新樂趣。
之前,隨著謝川川一起來的馬車上還有好幾箱書,謝宅建好之後,這些書也被老莫整理出來放在房中的架子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