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難~聞肉香(1 / 2)

第二天,林屹山和林啟溪兄弟倆都要去學堂,春天的農忙假結束了。

林溪吃過早飯就蹲在院子裏,看著祖母和阿娘一起在處理昨日剛買回來的豬肉。

十斤豬肉,整整兩大塊,婆媳兩各負責一塊,刮豬毛,先留下幾條肥瘦適宜的肉來用作製作臘肉,剩下的都將厚重的豬皮完整取下,再拿去衝洗幹淨,接著將肥肉全部割下,將肥肉和瘦肉都分開。

豬皮可以炒幹用來做菜來吃,肥肉全用來熬豬油,瘦肉就用來炒菜吃。

將割下來的五條肉瀝幹水,就可以在上麵抹上一些鹽巴,再用手給揉勻,就可以拿到太陽底下曬了,要是天氣不好,就可以在肉下麵點燃一些鬆針,拿灰掩著,讓煙慢慢熏,但是林家一般都是更喜歡曬幹的臘肉,因而是極少用熏的方法的。

沒到中午,五條肉就已經被處理好了,掛在林家院子裏的竹竿上麵,紅白相間整整齊齊的,好看極了。

林溪坐在院裏雙手撐著下巴,一心一意地看著自己祖母和阿娘處理豬肉。

一陣風吹來,林溪抬頭看了看隨風搖著的杏樹,陽光有些刺眼,但是林溪覺得陽光曬在身上舒服極了。

中午,林母就做了一大鍋的筍幹燜豬肉。

熬了豬油之後,剩下的瘦肉並不多,林母還拿出來一塊肉想要讓老伴下午送去給女兒女婿吃些,剩下來的就更少了。

林母想著反正也不多,幹脆就全部都煮了,讓幾個孩子吃個盡興。

筍幹燜豬肉在鄉下宴席裏都可以算做是一道硬菜了,畢竟窮的話,加點肉沫的都算是道硬菜!

肉越多,菜越硬!

先將筍幹泡開,要是趕時間的話,可以用開水泡,壞處就是筍幹會硬一些,但無傷大雅。

林母將豬肉都切成拇指大小的,切好之後倒一些蔥薑蒜泡過的水醃製一會,再撈出瀝幹,加些鹽巴進去,用手抓幾下,就可擱置一邊。

要是有醬油就好了,林溪看著泡在清水裏的肉,倒一點醬油去,提鮮又上色,絕美。

但是不知道這個時代有沒有醬油,就算有,踩在溫飽線上的農民也不舍的用糧食來造醬油吧。

林溪仔細看著祖母的一舉一動,像是想學會些什麼。

由於全都是瘦肉,沒有油水,剛剛熬豬肉剩下的油渣也被林母端出來了一碗,又抓來一小把香豆。

香豆,是類似黃豆般的大小某種植物的褐色種子,林溪曾經吃過,丟一顆在嘴裏咬開,又又苦又澀,但是煮肉的時候加點這個,會增添肉香味,有點類似於現代做肉必放的八角的感覺。

柳玉蓮在土灶間燒火,一切都準備就緒。

等到鍋有了一點熱度,先舀一勺豬油進去,豬油的多少是讓菜好吃的關鍵。

等到油熱,就可以將醃好的的肉倒進去翻炒,一定要大火,等到炒的差不多,加一漂水進去,就可以將筍幹也一同扔進去燜煮了,快出鍋的時候還可以將切成小塊的白蘿卜丟進去煮會,這樣做出來的蘿卜不但晶瑩剔透油光發亮入口即化,裹著湯汁還帶著肉味,好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