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傍晚,林父林母才將將從外麵同著回來。
早早吃完晚飯,幾個孩子還在餐桌上坐著,林屹山起身去院裏把院門關上。
回到堂屋裏,柳玉蓮已經把今天置換的銀子拿了出來,一共是七兩銀子,此去他們換成了兩個二兩銀子,兩個一兩銀子,以及五錢碎銀子和五百文錢。
他們出門時帶了銀錢去,因而這七兩銀子一文錢都沒用,全都帶了回來。
“今天我和玉娘先去錢莊置換了這錢,再去買了兩斤豬肉去了拜訪嶽丈,也將您給的筍幹一同帶去了,唯恐嶽父一人不懂烹飪,已經告知嶽父如何處理送去的肉。然後又和玉娘去集市買了些東西再歸家。”
林屹山先把今天去做了什麼告訴了林父林母,又說:“按您的吩咐,買了十斤豬肉,又買了些日常用的燈油鹽巴之類的,還給幾個孩子買了她們喜歡的物件。”
“今日一共花了四百一十二文錢,娘,按照之前所說,我想給小溪三百五十文錢,其他三個也沾沾小溪的光,每人得五十文錢,至於五錢銀子就用來我們家今年的日常開支,其他錢就存著吧。”
林屹山說完,林溪震驚了,今天買了這麼多東西,就花了四百文錢?要是其他人知道林溪心裏所想,定會同樣覺得震驚,什麼叫就花了,姑奶奶誒,要說四百文錢可是普通農戶小半年的花費。
在這個時代,要是有幸有田可耕且可以基本滿足溫飽的家庭,一年根本不需要多少花費,一年最大的花銷不過是田稅,每年每家每戶每畝田要上交給朝廷一畝田所產糧食的十之一稅,不同田地的所交數量也不一,數量由官府製定的條例來決定,判定為良田的要交更多。
例如,一畝被判定為良田的耕地,如果種植的是水稻,一般一畝田產一石半水稻,約三百斤稻米,那麼就要上交三十斤稻米給官府,至於農戶收多收少都一樣,上麵可不會因為你收成不好就大發善心。
一般一畝良田需要交的稅為四百五十文,可上交錢財也可直接交糧食,但是農戶一般都是交糧食的。種的畝數越多,要交的稅也就越多,風調雨順還好,要是遇上個天災,顆粒無收,也要繳納田稅。
農戶唯一的財產一般隻有田地和糧食。沒錢?逼你賣田賣糧繳納田稅,許多農戶因為這樣,不得不賣糧賣田有甚者到最後隻能租種別人的耕地,田租同樣高的驚人,最後死了還隻是落個命不好就草草草席一裹埋了。
但是此時的林溪並不知道這些,杏花村前環水後抱山,雖然杏花村的人不富裕,但是好歹每家都還有幾畝薄田可種,雖常年都要勒緊褲腰帶精打算盤過日子,但是至少不會餓死,但也隻是不會餓死罷了。
林家,得益於林屹山有著秀才這一身份,因而不需要向官府上交田稅。平常細糧混合著粗糧,飯倒是吃的飽飽的,其他的,也因為林屹山讀書需要也很難攢的下錢來。
直到林溪巧得的這七兩銀子之前,林家也不過是五兩七錢銀子的家財,因而這突如其來的七兩銀子簡直就是給林家注入了新鮮血液,讓林家活起來了,不必過的如此拮據,幾個孩子能好過些。
想到阿爹買了這麼多的東西,花了四百多文錢,林溪瞬間對於這個世界的物價有了個大概得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