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薺菜團子就是將薺菜剁成碎碎的,稍微調下味道,然後準備一些麵粉,就是像平常我們做窩窩頭那樣,揉好麵粉,等麵團醒發好,就將麵團和薺菜沫混在一起,然後再揉搓均勻,拿去蒸熟就好啦。”
林溪說完薺菜團子的做法,看著發愣的姐姐,又補充了一句話。
“這是我自己想的做法哦。”還有點小驕傲的樣子。
林芷溪隻是奇怪隻是五歲的妹妹怎麼還會做一個他們從來都沒有聽說過的東西,但是想著小孩子總是想一套做一套,也許就是這個五歲孩童突發異想出來的新東西吧。
林芷溪沒再多想,隻是按照妹妹的步驟,先將薺菜切成碎碎的,切好之後,將薺菜沫放在一個大碗裏,加了一點點油,又撒了一些鹽巴進去,然後用手抓均勻了。
林芷溪看著碗裏鮮綠的薺菜,想了想,又去廚房角落的米缸裏拿來了一枚雞蛋。
將雞蛋在碗沿上磕破,將雞蛋液混在薺菜沫上,林溪極有眼色的給阿姐拿來了一雙筷子,林芷溪用筷子將雞蛋液與薺菜沫攪拌均勻,就將裝有薺菜沫的碗放到櫥櫃裏去了。
接下來要做的揉麵團,但是由於是第一次做這個東西,林芷溪擔心浪費,隻舀了隻夠林家人吃一頓的量的麵粉。
這個麵粉是粗麵粉,並不是現代人常吃的麵粉,也就是所謂的白麵。
平時用它做出來的窩窩頭都很粗糲,林溪覺得都噎嗓子眼。
林芷溪準備了一個大盆,倒了四搪瓷碗麵粉進去,接著開始往盆裏加水,邊加水邊攪拌盆裏的麵粉。
等到麵粉都成了絮狀,林溪就去櫥櫃裏拿來一個淡黃色的東西。
林溪不知道這個時代有沒有人做麵食用發酵粉,但是就林溪看到林家人做麵食都是不用的,不知道是不買還是直接就是沒有。
林家人每次做麵食,都會從這次的麵團裏揪一小塊麵團出來,然後就用一塊幹淨的布包著,放在土灶上頭擱著的一個碗裏,放上一段時間,然後下次要做麵食就用上它充當充當發酵粉的角色。
林溪觀察過,這個麵團一直處於溫暖的環境裏,放上兩天左右,就會開始發酵,變成淡黃色的還帶有酸酸味道的麵團,林母她們都把這個東西叫做酸麵,麵團發酵的秘訣就在這了。
林芷溪加的就是酸麵。
將酸麵再揪成一小點一小點的,邊揉麵團邊加酸麵進去,最後再加上一點點的水,再揉搓一會,將麵團至於土灶的大炒鍋裏,加上個鍋蓋,就靜等麵團發酵就好了。
如果天氣好有太陽也可以將麵團放在太陽底下曬,放上個兩個時辰就好了,隻是麵團上麵要用塊布蓋著,防止麵團被曬得太幹,發硬就不好了。
但是林溪今天很想麵團快點發酵好,如果可以趕在柳玉蓮午飯前做好就更好了,直接讓阿娘吃上她們做好的。
因為林溪一直來回看鍋裏的麵團,林芷溪就幹脆往鍋裏加了一瓢水,再吩咐林溪往土灶裏加把火,讓鍋裏的水升溫,加速麵團的醒發,減少發酵時間。
一個半時辰後,林芷溪揭開麵團上的鍋蓋,盆裏的麵團比起之前大了一半大小。
“阿姐,是不是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