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屹山看著妹妹這個樣子,連忙幫著妹妹拍著胸口緩緩。
“爹娘,給你,給你準備好了送給先生的禮物,明天你就可以去學堂了。”
“真的?”
林屹山簡直不敢相信。
聞言,他趕忙拉著妹妹的手就往院子裏跑,走進家裏,隻見屋內的桌上已經擺好了一口袋糧食,裏麵裝的是黍米,還有十枚雞蛋,雞蛋整齊的放在籃子裏。
至於魚,家裏院子裏的陶缸裏已經有了,不僅僅隻是兩條魚,而是四條魚,全是林屹山釣來的。
但是饑荒年裏,河裏的魚大多都被村民捕撈幹淨,這4條魚都花費了林屹山許多心血和時間。
這天晚上,林屹山激動的一整天都沒睡。
沒人知道,家境貧窮的少年,自知家裏困苦,從來沒去想過要讓父母讓自己去學堂,因為這是多麼奢靡的事情。
但是經過那個茅草屋時,內心還是忍不住悸動,因此才去小溪裏釣魚,希望能夠釣足夠多的魚,來代替其他的糧食雞蛋。
這一夜,林屹山暗暗發誓,一定要好好學。
在一鬥黍米,三條魚,十個雞蛋的陪伴下,林屹山真正開始讀書習字了。
至於為什麼是三條魚,周老先生也這樣問林屹山時,林屹山回答說。
“是之前兩個月在您窗下偷聽而交的學費。”
周老先生很喜歡林屹山這個學生,聰明好學,懂禮誠懇,為人正直。
在周老先生這裏學習了四年,直到將周老先生的藏書都閱盡,在周老先生的指引下,林屹山才來到鎮上求學,立誌要考上秀才。
最終夢想成真還抱得美人歸,在杏花村成為一個佳談。
“親親,就是這樣嘍。”
林溪聽到小愛給自己講自家父親的秀才之路,不禁感歎自家父親的毅力和決心,恐怕就算是自己,也比不上這個爹爹。
而給杏花村鄉鄰帶來的直接變化是,要讓家裏孩子去學堂,想的不是讀書可以考功名,而是考上秀才可以減免賦稅,但是都知道秀才不是那麼好考的,想著能識幾個字也好。
因而,現在學堂裏才會有幾十個學生了。
而林溪會在這裏是因為,林屹山要帶她,而林屹山會在這裏則是因為,現在周老先生年紀大了,將這裏傳給了林屹山,現在林屹山是村裏的先生了。
因為林溪不隨意哭鬧,林屹山就幹脆把她帶來學堂了。
每天早上日頭剛出,林屹山就帶著林家四姐弟從家裏出發,帶上烙好的餅子和水,太陽落山時再帶著四姐弟回家。
就這樣,寒來暑往,林家院子裏的杏樹的果子已經熟了五回,轉眼林溪也已經五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