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瑞州記事(2 / 3)

溫槿一行人一路奔波,在客棧中休息了一日。沒成想第二日,一行人中有好幾個人身體不適。找了附近的醫館看,原來是水土不服。

宋娘子是季韶月派遣跟來的人之一,她曾在京中謀生,和那位胭脂匠有些交情。聽聞那胭脂匠手藝高超,但性情怪異,本指望著她一同去找胭脂匠,故人重逢應該更好說話,誰承想幾個人中她病的最嚴重。

宋娘子一臉歉意:“瞧我,耽誤姑娘辦正事了。”

這確實擾亂了溫槿的計劃。找那胭脂匠不止是為了學藝,也是想讓她這位對瑞州知根知底的本地人帶著采買原料,以防她們上當受騙。

溫槿還是寬慰她道:“身體要緊,我們本來就要在這停留多日,這一兩天沒什麼的,恰好我想看看瑞州的風土人情,本以為又要采買又要學藝沒有時間,這下娘子正好給了我一個忙裏偷閑的機會呢。”

宋娘子明白她的用心,感激地笑了。

嘴上是這麼說,但溫槿一點也沒有遊玩的心,大家在客棧養病時,她就在街道上四處考察,不時記著些要點:這家店的成色不太好,這家店的價格太貴…………

一日她看一個外地商人如何跟老板討價還價,最後以一個極低的價格買了一批上好的香粉,不由得發出讚歎:“真厲害啊!”

那位穿金戴銀的女人高傲地看了她一眼,對來自嬌俏小姑娘的誇獎很是受用,又看她貌美如花,雖然穿的普通,但流露出一股貴氣,便猜到是大戶人家的小姐。

秉持著“多交朋友多條路”的理念,那女商人請她去喝茶,期間跟她說了不少瑞州的風土人情和經商之道,還體貼地告訴她哪家的原料新鮮,哪家喜歡缺斤少兩。

兩人相談甚歡。互相留了姓名,那女商人原來是貢西的,名叫池宛珮。

溫槿看她雪白的鵝蛋臉,一雙葡萄似的眼睛透著豪爽,便稱她為“姐姐”。

池宛珮嬌美的嘴裏發出一串輕快的笑聲:“姐姐?小姑娘,我的年齡都能做你母親了!”

果然貢西出美人啊!溫槿默默感歎。

話畢,池宛珮要派人送她回去。

溫槿連說不用,自己還想在街上逛一逛。

池宛珮也沒再讓,二人便就此別過了。

溫槿目送她離開,走了幾步意識到眼前的景色很是陌生。

剛才坐在池宛珮的馬車上,沒注意到原來已經離那條熟悉的街道這麼遠了。

溫槿一邊走,一邊絞盡腦汁回憶來時的路,空中突然一聲悶雷,空氣中彌漫著潮濕的氣味。臨街的脂粉鋪不慌不忙,紛紛熟練將東西搬回店內,拉上竹窗,店門緊閉。

熙攘的街道變得空蕩,街上少數的行人也大都跑著回家。

溫槿快步沿著街走,努力回憶,眼前的街道慢慢變得熟悉起來,這是她走過的街道,經過一條小巷和兩個拐角,就是她住的那家客棧。

然而醞釀了許久的烏雲這時終於嘩啦地降下大雨,溫槿來不及跑回客棧,隻能跑去就近的酒樓避雨。

雨水來勢洶洶,鋪天蓋地砸下來,溫槿還是被淋濕了,碎發粘著額頭,手帕也濕濕的,溫槿隻好用胡亂擦了一下。

酒樓裏還有幾桌客人悠閑的喝著酒,有幾人現在窗邊觀雨。

店小二很稱職地遞來菜單:“小姐要點兒什麼?”

看樣子不消費是別想在這兒待下去了。

溫槿隨便看了一眼就合上,笑著道:“胡桃鬆子茶。”

這是菜單上最便宜的茶水。溫家雖然有錢,但也常教導孩子們勤儉為貴。

溫槿臉上笑著,內心吐槽這是什麼高檔酒樓嗎?這麼貴!

然而店小二仍笑眯眯地看著她。

溫槿回一個僵硬的假笑:“還有什麼事?”

“小姐,咱們這兒最低消費五兩銀子。”

這絕對是黑店!

望著外麵瓢潑大雨夾雜著閃電。溫槿屈服了,又點了兩盤沒吃過的點心,湊夠了五兩。

店小二滿意地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