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天精通馭人之法,做自己的管理心理專家 70.逆反心理,強迫不如疏導
古希臘有一個神話,宙斯給一個名叫潘多拉的女孩一個盒子,盒
子裏裝著人類的全部罪惡。和其他孩子一樣,潘多拉也是好奇的,加
上宙斯給她盒子時告訴她絕對不要打開。正因為這樣,潘多拉更想看
看盒子裏的東西。於是,她打開了盒子,結果,人類所有的罪惡都跑
到了世界上。
在現實生活裏,被管理者與管理者之間“頂牛”的現象也十分
常見。管理者的要求與建議,被許多被管理者認為是對自身的限
製,所以,出現了不同的反抗形式:口服心不服,我行我素;直接
頂撞,造成不愉快氣氛,等等。這種心理現象在孩子中更常見,被
稱為“逆反心理”,是心理上的內在反抗現象,是心理發展中的常
見現象。它是人們自我意識增強,成人感增強以及情緒波動較大等
原因造成的。
逆反心理是一種單向、固執、偏激的思維習慣,它使人無法理
智、客觀、準確地認識事物的本來麵目,而被自身反抗情緒所左右,
拒絕好意、莽撞行事。
如果逆反心理經常地、反複地呈現,就構成了一種狹隘的心理定
勢。它在表現形式上與富有創造性的行為頗有類似之處,因此,具有
逆向傾向的人對此津津樂道,或在心理上為自己的怪異行徑尋求“科
學”依據。然而,逆反心理與創造性思維有著本質區別,它往往是孤
陋寡聞、妄自尊大、偏執和頭腦簡單的產物。
逆反心理作為一種違背常規的心理活動,通常表現出多種特
性:一是對立性。產生逆反心理的人,必然在一定程度上表現出
與眾人和常規相對立的言論或行為;二是可塑性。逆反心理,是
人們的心理、生理等諸要素經過一係列多層次的變化,而形成的
暫時性神經聯係。它可能自生自滅,也可能愈演愈烈,不是一成
不變的;三是主觀性。逆反心理的產生不依賴於客觀事物的性
質,不受客觀情境的影響,主要決定於人的主觀意願;四是兩極
性。逆反心理有良性和劣性之分,它可能導致好的結果,也可能
產生不良影響。
形成逆反心理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種:
第一,好奇心理。人們都有探索未知事物奧秘的本能欲望,好奇
之心人皆有之。受好奇心的驅使,越是神秘的境地,越令人心馳神
往。你不讓知道的事,他偏想知道;你不讓看的東西,他偏想方設法
去看。
第二,好勝心理。許多人尤其是年輕人,由於心理不成熟,思想
認識的片麵性和認識水平的局限性,常常把自己的認識當作衡量客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