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伐竹渡岸,片葉飄搖(1 / 2)

太南山腳,驛站旁的簡陋茶館。小二拴好了馬,引著兩個風塵仆仆,商旅打扮的人坐到了木桌前。手腳利落的安排上了清淡的茶水,隨後躬身說道。

“二位客官,今兒個燉了筍,要不要嚐嚐?湯鮮著嘞!”

二人相交甚歡,應付的點了些東西便打發了小二。其中一個皮膚明顯黝黑許多的人端起茶碗,咕咚咕咚的一口氣幹了一碗茶,隨意的用袖子擦了擦嘴,有些迫切的對身旁的人說道。

“哎,聽說了麼,冀州城守吳太守,還有洛陽的顧大將軍被一起召進上京了。”

同行的另一人,留著一撮山羊胡,手指撚著胡須,聽聞此言也是起了興致,兩人湊得更近了一些,放低了聲音繼續說道。

“是嘞,按說顧大將軍身在洛陽,進個京也不稀奇,吳太守…”

山羊胡提溜著眼睛四下看了看,繼續說。

“天高皇帝遠的,在北邊那都算是個土皇帝了,這麼些年也沒見他進京。這一下子把這兩尊大佛一起召進京,怕不是要發生啥大事喔!”

皮膚黝黑的男人眼睛一眯,手指輕輕敲了敲桌子,語氣有些炫耀的言道。

“前兩天遇到個在北邊做生意的布商,聽他說,是冀州城出了大事情咯。”

二人的交談被端著飯菜過來的小二打斷,與此同時,旁邊一位身穿白衣的人起身,在桌子上留下了幾枚銅板,抄起放在一旁的用白布包裹的嚴嚴實實的物件兒背在了背上。

眼見白衣人起身離去,小二立刻收起了桌子上的銅板,滿臉諂媚的目送那人走遠。白衣人離開茶館往太南山上行去,行至無人處,一個閃身竟是從官道上消失的無影無蹤。

樹林裏枝丫搖擺,樹葉發出沙沙聲。一道鬼魅的身影在樹影間遊弋,雙腳踏地之際卷起一陣氣浪,意外的吹散了遮在臉上的麵紗,正是顧府長公子顧念綰。

茶館裏的所聞,讓顧念綰的眉頭緊鎖,眼神中隱隱的擔憂轉瞬即逝。顧鎮霄與吳三鐸被一同召見入京,雖然麻煩,但總歸不是最壞的結果,顧鎮霄可不是個認吃虧的主兒,加之其在上京的人脈勢力,吳三鐸入了上京便落了下風。

就在顧念綰怔怔出神之際,一道劍氣淩厲無比的直取眉心而來。顧念綰置若罔聞一般,千鈞一發之際,身體飄然轉動,劍氣掠過額前發絲,竟是一根都沒有斬斷。

一擊不中,樹後立刻閃出一身著青衣之人,手中泛著銀光的青鋒似一條騰空而起的毒蛇一般,刺向了顧念綰。顧念綰一抖肩,背上之物騰空而起,雙臂舒展腳下撚地,握住白布包裹之物,在空中掄出一彎殘月。青衣人避之不及,被重重的砸出幾丈遠。顧念綰一擊得手並未追擊而去,將包裹重新背好,抱拳言道。

“晚輩彥思君,登山求劍,還望通稟貴派掌門。”

言罷顧念綰探入懷中,將一枚玄黑色腰牌拋給了那青衣人。青衣人接住腰牌定睛一看,有些意料之外的重新打量了一番顧念綰。

“這腰牌從何而來?”

“貴派前任掌門周通,周前輩親贈。”

聽聞此言,青衣人似是鬆了口氣一般,朝顧念綰一抱拳,隨即示意顧念綰隨其登山。

沿崎嶇山路一路而上,穿林而行,顧念綰總有一種在兜圈子的錯覺,幾處幾乎別無二致的景色,讓他都有些真假難辨。半個時辰後,顧念綰走出山林的瞬間有種豁然開朗的通透感,眼前一座青磚古城,青城二字高懸於城門之上,城牆之上密密麻麻宛若劍塚一般,望之一股衝天劍意似要震碎雲霄一般。不待顧念綰多做感歎,一道身影飄然而至,穩穩地落在城頭。雖隻有一麵之緣,顧念綰一眼便認出了此人正是新任的掌門,淩宿。

青城雖以城為名,然依山而建,規模遠不及真正意義上的城池。城內最核心的地方聳立著一座九層劍塔,名曰劍閣。劍閣一層和二層是門下弟子平日裏的修煉場。三層是藏書閣,青城劍派一些基礎的武學典籍皆收藏於此。四到六層是青城劍派最被世人稱道的地方,鑄劍爐,每往上一層,鑄劍爐的構造便是複雜一分,所鑄之劍也越是鋒銳,六層的鑄劍爐甚至隻有極少一部分聞名天下的鑄劍大師才可以出入。七層名曰藏寶閣,收藏著青城劍法的劍譜和曆代掌門的佩劍。八層和九層,曆來隻有掌門一人有進出的權力,若未得掌門許可,任何人不得擅入。

顧念綰置身於劍閣九層內,麵前擺著一方不知名的黑木桌案,案上一碟極具特色的竹葉酥餅,清香的氣味甚至蓋過了嫋嫋的茶香。一直背在身後的包裹靜靜的躺在桌案之上,盤坐於對麵的淩宿小心翼翼的輕撫著,生怕損壞了分毫。

“沒想到,此生真的有如此機緣得見此物。”

淩宿的眼神從火熱到遺憾,隨著一聲歎息,淩宿起身在架子上翻找了一陣,鄭重的將一封書信放到了顧念綰的身前。

“嵩山歸來,師兄正式將掌門之位傳與我後,留下了這封信,交待若是顧公子登山求劍,便將其親手交與公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