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不斷變革,別開生麵 6 克服變革中的抵製因素(1 / 1)

第十章不斷變革,別開生麵 6 克服變革中的抵製因素

組織領導者要不斷換腦筋,要敢於超越常規思維,形成獨特思路。求異也就是求其反常、非常,創新也要求有反常、非常的起點,常與非常一般人隻注意常,而思想家、科學家則注意非常。

領導者要敢於批判那些先入為主的東西,人為引起觀念與看法的改變。因為在同類觀念中先入為主的思維,產生了立異圖新的強大阻力,如果要想有創新思維,就必須努力排除這種障礙。對於符合組織發展的事物要堅決支持,而對於不利於組織發展的事物要毫不留情地取締。

對於一個管理者而言,努力使自己適應管理環境的要求,有利於管理中變革原則的遵循,也有利於管理工作的高效率進行。

為什麼這麼說呢?原因有以下幾個方麵:

(1)變革是當今時代發展的主流

因為變革帶來更新,它重塑組織,挽救企業,創建工廠,改變工作的性質,為進步的引擎加助燃料。為了不斷發展,管理者應當始終堅持不斷地變革。在變革中,找到一些行之有效的管理原則。

因此,實效的變革原則是:變革管理就是展望組織大致的未來目標,並製定達到目標的措施。如果環境條件是穩定的和可預見的,那就很好辦。但是,大多數高度競爭環境的變化是充滿了不連續性和出乎意料的。因此,對於一位領導者來說,采取“爬上一座山,看兩眼,便帶幾塊石頭返回”的策略,簡直於事無補。現實世界中,恰恰存在高度的易變性,沒有持久的穩定優勢。更為重要的是,所需要製定的綱要,應當是當機會出現時能夠靈活地部署力量,並能在任何條件下參與競爭。

(2)良好的管理變革是建立在良好的詳細分析基礎之上的

很多管理變革專家想預先將他們的美好設想形成方案,但“缺乏分析”的危險是存在的。世界著名企業的首席執行官們一般認為80∶20的規律可應用於大多數情況,就是說,激進變革活動80%的利益得自於20%的分析。變革活動越來越須響應縮短時間的需要,強有力的措施是抵禦習慣勢力的良好措施。

首先確定管理戰略,然後將管理文化與激進變革緊密結合在一起。理智地講,這或許是一個非常好的主意。但需要注意的是,管理戰略一般要持續執行一到三年的周期,但變革管理價值觀念和文化要花5~15年。它有可能被重大措施所縮短,如高層雇員有2/3的人被解雇,這在大多數情況下會造成太大的破壞。

(3)變革中不要忽視員工因素

如果沒有給員工帶來任何利益,他們會抵製變革,變革活動不考慮員工情緒,忽視職工的痛苦和既得利益,一意孤行,就注定要失敗。事實上,許多領導變革的領導者已經學會了尊重員工,並使他們能夠理解所發生的變革,即使是當他們不能從變革中受益時,他們也會理解。激進變革活動能否被大家所接受,取決於組織中麵臨這個事實的每一個人,都能以坦蕩的胸懷對待變革,無論得到的是好消息還是壞消息。

(4)變革要形成共識

實施積極的變革,必須贏得下屬和員工的擁護。領導者必須通過廣泛的評估程序、分組重點討論、發送視像材料、簡報等方式贏得員工們的衷心擁護。這也是一個理想化的目標,是勞財費時的。廣為接受的觀點是:進行激進的變革需要形成共識,但這是極少能夠達到的。在實踐中,領導者需要走特別長的路,才能贏得組織中擔任最受人尊重職務的1/5的人的支持,在企業組織中,包括董事們、工會領導人、專業領導人和技術骨幹,這些都是代表組織未來的人物。

變革的原則是要求管理者和管理對象相互作出調整,以使管理效率達到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