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不斷變革,別開生麵 5 如何培養創新能力
著名經濟學家厲以寧曾講過這樣一個故事:
有三座廟,這三座廟離河邊都比較遠。怎麼解決吃水問題呢?
第一座廟,和尚挑水路線比較長,一天挑了一缸就累了,幹不了了。於是廟裏的三個和尚商量,咱們來個接力賽吧,每人挑一段路。第一個和尚從河邊挑到半路停下來休息,第二個和尚繼續挑到山門,又轉給第三個和尚,挑到缸裏灌進去,空桶回來再接著挑,大家都不累,水很快就挑滿了。這是協作的辦法,也叫“機製創新”。
第二個廟,老和尚把三個徒弟都叫來,說我們立下了新的廟規,要引進競爭機製。三個和尚都去挑水,誰挑得多,晚上吃飯加一道菜;誰挑得少,吃白飯,沒菜。三個和尚拚命去挑,一會兒水就挑滿了。這個辦法叫“管理創新”。
第三個廟,三個小和尚商量,天天挑水太累,咱們想想辦法。山上有竹子,把竹子砍下來連在一起,竹子中心是空的,然後買了一個轆轤。第一個和尚把一桶水搖上去,第二個和尚專管倒水,第三個和尚暫時休息。三個人輪流換班,一會兒水就灌滿了。這叫“技術創新”。
由三個和尚沒水喝,到三個和尚通過不同的辦法達到共同的目的,關鍵在於不局限於固有的思維,發揚了團結協作、良性競爭、技術創新的精神,自然產生好結果。這種思維模式同樣適應我們的企業。企業要想持續成功,就要不斷創新。所有能夠取得新成就的企業都是在不斷地創新中成長起來的,他們都擁有著自己不同的創新觀念。
領導者的空間要靠自己來開拓。每一位領導如果還想繼承幹下去的話,就應該十分清醒地意識到:世界每天都在翻新,新的東西層出不窮,如果不創新,不僅僅意味著落後,還意味著最終的滅亡。一個組織要生存、要發展就必須不斷創新,不斷更換自己的運作方式,這些創新來源於領導,領導的創新意識與創新能力在現代組織中決定著組織的生死存亡。領導的創新素質需要他平時不斷地積累與學習,很難想像,一個一無所有腹中全空的人會創新,因而要求領導不能丟掉學習。創建學習型組織,不僅使領導自身的知識係統得到鞏固與完善,而且使組織更加智能化,這是一切創新的基礎。
創新思維的形成方法歸納起來有以下幾點:
(1)吸納各種創意
創意是成功者求發展的最大能量或者說是資源。有一位從事保險業的成功的推銷員對拿破侖·希爾說:“我從來不讓自己顯得精明幹練。但我是保險業中最好的一塊海綿,我盡量吸收所有良好的創意。”
(2)嚐試變化
這是一個瞬息萬變的世界,你要想求得更大的發展,就必須嚐試著去變化。比如你完全沒必要整天守著一條路線,你不妨換條路線,這樣可以擴展你的能力,為你以後的更好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3)積極進取
悲觀的人永遠都不會成為成功者,成功者總是充滿信心麵對未來的發展。在激烈的競爭中發展壯大自己,就必須時刻保持創新心態,積極進取。
(4)以更高的標準要求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