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堂課 挫折——人生最大的金礦是苦難 並非每一次不幸都是災難
被克服的困難就是勝利的契機。
——丘吉爾
有這樣一種觀念:成功講究天時、地利、人和。自己有才能,沒有機會不行。機會的得來,就是天時,但有機會,還得有人推動,這就是人和。家長是領導、軍官等階層的,機會多,成功的條件多,往往一句話頂上千軍萬馬,想到什麼單位就到什麼單位,想當什麼領導就能當什麼領導。大款的子女,多是貴族學校出身,才能有點,錢多點,老爹認識的領導多點,至少安排個工作很簡單,出頭的機會有,但當不上大領導,因為領導不會讓他淩駕於自己頭上。成功靠背景,成功看出身,這是絕對的嗎?
其實,凡是成功了的都不一定是英雄豪傑,沒有成功的也不是永遠的平民百姓,社會裏人才輩出,從來都不分高低貴賤。現實生活中,充滿著挑戰,充滿著機遇,對於每個人來說都是公平的競爭。如果你盡心盡力地麵對每一次挑戰,抓住每一次機遇,努力地把握也許會帶給你出乎意料的驚喜。
有哲人說:“如果你不想受挫折,那麼除非你夭折。”這句話雖然殘酷,但卻是現實人生的真實寫照。人生雖然並不像某些弱者說的那樣舉步維艱,但人生之旅充滿了無數的挫折關卡,卻是誰都無法否認的事實。但是不要忘了,哲人的本意卻是讓我們正視挫折,挑戰挫折。就像拿破侖·希爾說的那樣:“失敗絕不是致命的,除非你認輸。”雖然追求成功和財富的路上有著千難萬險,但是隻要越過難關,你必然會收獲“一覽眾山小”的心曠神怡。
1973年,由於中東爆發了石油危機,使得能源嚴重依賴進口的香港經濟遭到重創,一時間百業凋敝,失業人群陡增。正所謂“幾家歡喜幾家愁”,困惑之餘,人們隻好向預測學大師們求助。
這一天,旺角一家著名的命相館迎來了一位男客,隻見他蓬頭垢麵、滿麵愁容,還有一手的油汙,50歲上下。他誠懇地請大師為自己指點迷津,趨吉避凶,誰知大師看了半晌搖搖頭說:“你的命相與富貴無緣。你應該踏實下來找份工作,做個打工仔——你不適合創業。”
換了一般人,一定會意誌消沉地聽從大師的建議,但他卻不,大師的話反倒激發了他的鬥誌,最終他憑著超乎常人的信心和毅力,扭轉了逆境,成了一位不折不扣的“造命人”。他就是香港震雄集團的創辦人蔣震先生。
蔣震,原籍山東,抗日戰爭期間加入了國民黨軍,官至上尉。日軍投降後,他再次披上國軍戰衣,參加了內戰。1949年,國民黨敗逃,蔣震逃到了香港。幾個月後,他的妻子也輾轉來到了香港。
當時的蔣震,舉目無親、身無分文,也沒有一技之長,還不懂粵語。為了生存,他先後做過很多苦力活,甚至不得不去日本為美軍做海外勞工。十數年間,蔣震與家人都過著朝不保夕的生活。直到一個偶然的機會,他被鄰居介紹進入了香港飛機工程公司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