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慣二 相信自己 5.信心有多大,發展空間就有多大
一個人要想得到勝利女神的眷顧,首先就得向她展現你勢在必得自信,就是你迎接成功的最好方式。隻要你有了自信,離成功的彼岸就隻有半隻腳的距離。
“你的心可以創造一個地獄,也可以創造一個天堂,天堂與地獄隻是一念之差。”這句話闡明了一個人有無信念的差別。
信念的力量到底有多大?
美籍華人科學家林先生,他個人已擁有24項國際專利。有一次林先生回國,飛機途經地中海上空,突然飛機發生故障,出現劇烈的顛簸。機上的人群開始由緊張而騷動,空中小姐盡力想控製局麵,然而極度恐慌的人們仍然是慌作一團。
林先生也被這突如其來的變故嚇得發抖,緊咬的牙關都滲出了血絲,腦袋一片空白。什麼金錢、地位、榮譽,什麼父母家庭、妻子兒女,此刻早已被嚇得煙消雲散,所剩的就隻有對死亡的本能恐懼。然而,無意間他瞥見了鄰座有一位客人,非常奇怪,他居然一臉安詳,在那裏祈禱,可能是個教徒,在那裏祈求上帝保佑。
後來飛機奇跡般地迫降成功。
飛機著陸後,可能是受驚過度,林先生發現自己好幾分鍾居然站都站不起來。但是,他看到那位鄰座的客人卻從容地拎著行李走下飛機。一下飛機,隻見他把皮箱往旁邊一放,撲通一下跪在地上,感謝上帝。完畢,他好像什麼事都沒發生過,若無其事地拎著行李離開了機場。
林博士自認為自己是一個徹底的唯物主義者,本應該可以坦然麵對死亡,可他想為什麼當時自己就是無法控製那本能的恐懼感,而那位教徒卻可以輕易做到?這次事件對他刺激很大,這倒不是因為飛機事故本身,而是因為後來他終於“悟”透了其中的奧秘。其實道理非常簡單,在飛機出事故的整個過程中,那位教徒滿腦子都是“上帝保佑,快來搭救我”。試想,一旦飛機安全著陸,他會怎麼想?哇,上帝果然無所不能,感謝上帝;如果飛機真的失事了,他又會怎麼想?噢,上帝,我很快就能在天堂見到你了,感謝上帝。也就是說,不管飛機失事與否,麵對死亡,這位教徒此刻都能保持一顆平靜的心,因為他有一個信念:上帝與我同在!這位教徒,因為堅信“上帝與我同在”,因此即使麵對死亡,也處事不驚;林先生因為對“死亡”沒有足夠牢固的信念,因此當死亡突然來臨時,幾近崩潰。當然事後,林先生並沒因此而信教,但後來他經常對他的學生、職員,以及在許多場合都提起這個故事,他說自己最大的感悟是:信念是有力量的。
生活中,也許我們不曾經曆過死亡的恐懼,但是類似的故事影片都經常能看到。比如,小時候看電影,常能看到一些這樣的情景:一個正麵人物被壞蛋打得奄奄一息,但他肯定不會死,因為壞人還沒死。一旦壞人被除掉,他便立即頭一低,含笑於九泉了——因為支撐他生命到最後的支柱就是一定要把壞人徹底消滅掉的信念。
現實生活中我們也聽說過,一位父親病危,但一息尚存,因為他在等待遠方正趕回來的兒子。當兒子趕到床前,痛楚地呼喚,父親會緩緩地睜開眼睛看兒子一眼,然後又緩緩地閉上雙眼,幽幽地飄然仙去……是什麼在支撐這位父親的生命?這是信念的力量——“一定要看兒子最後一眼”在支撐著他。
類似能證明信念力量的例子多如牛毛。當你堅信某一件事情時,就無疑給自己潛意識下了一道不容置疑的命令,有什麼樣的信念,就決定你有什麼樣的力量。一切的決定、思考、感受、行動都受控於某種力量,它就是我們的信念。一個人若有了積極的信念,那麼很多事情就會迎刃而解。
信念統攝靈魂,能給我們以積極的暗示,會促進我們用積極的態度去理解、解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