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翰·克利斯朵夫》——自由精神的奮鬥】 歐洲的良心”羅曼·羅蘭——《約翰·克利斯朵夫》第一
羅曼·羅蘭是法國偉大的作家,一生創作了很多部優秀的文學作品,對世界文學事業的發展產生了重要的影響。同時,羅曼·羅蘭也是一位著名的音樂評論家,他從小就很熱愛音樂,有很高的音樂素養,並在音樂評論方麵有過突出的成就。
此外,羅曼·羅蘭還是位傑出的社會活動家,他曾在兩次世界大戰期間,不辭辛苦地四處發表演講,嚴厲譴責戰爭給人民群眾帶來的痛苦,宣揚人道主義精神,並參加過巴黎保衛和平大會,為人類和平事業做出了巨大貢獻。因此,羅曼·羅蘭被後人們稱之為“歐洲的良心”。
一八六六年一月二十九日,羅曼·羅蘭出生在法國中部高原附近的克拉母西鎮。他的父母都曾受過良好的教育,也都是喜愛文學和藝術的人。受家庭熏陶,幼小的羅曼·羅蘭與文學和藝術結下了不解之緣。
童年的時候,羅曼羅蘭體弱多病,但很勤奮好學,讀過很多文學名著。在這些作品中,他最喜愛的是莎士比亞的著作,並把莎士比亞所有的文學作品都認真研究過。同時,莫紮特和貝多芬的音樂也很讓他著迷,經常跑到家裏的閣樓上去聽他們的音樂。
青年時期,羅曼·羅蘭來到了法國駐羅馬的考古學校學習曆史。羅馬城深厚的古典文化和熱愛自由的先進思想,深深地吸引著羅曼·羅蘭,使他慢慢形成了向往自由、熱愛人類的優秀品德。正是由於這些原因,羅曼·羅蘭的大部分作品中都充滿著人道主義精神。
回國後,羅曼·羅蘭先後擔任了巴黎高等師範學校和巴黎大學的藝術史教師。繁重的教學任務常常累得他筋疲力盡,甚至還因此得了肺病,但這位勤奮的作家仍然每天堅持寫作。一九零三年至一九一一年間,他相繼完成了《貝多芬傳》、《米開朗琪羅傳》和《托爾斯泰傳》等作品的創作。這些著作歌頌了為了人類進步事業而努力奮鬥的英雄們,號召人們向那些英雄們一樣,去追求自由美好的幸福生活,並把他們的高尚品德繼承下來,繼而發揚光大。
此後,羅曼·羅蘭又於一九一二年發表了長篇小說《約翰·克裏斯朵夫》。這部長篇小說出版後,立即引起了廣泛的關注,剝奪了全法國人民的喜愛,也使羅曼·羅蘭得到了社會各界人士的好評。不僅如此,他還因為這部小說獲得了諾貝爾文學獎。
《約翰·克裏斯朵夫》主要講述了一個熱愛音樂的作曲家約翰·克裏斯朵夫在實現他藝術理想的過程中,遇到的重重困難與阻礙,但他並沒有向這些困難屈服,在殘酷的現實社會中苦苦地爭紮著。最後,終於取得了勝利。小說嚴厲地批判了資產階級的昏庸與腐朽,讚揚了克裏斯朵夫為了實現自己崇高的藝術理想而堅持奮鬥的可貴精神。
一九一四年,第一次世界大戰打響時,羅曼·羅蘭為了人類的和平發表了很多的文章來反對戰爭,控訴了這次戰爭的罪惡。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他踴躍地參加了反法西斯戰爭的政治活動,並被推選為反法西斯委員會的主席,為這次戰爭的勝利立下了汗馬功勞。
羅曼·羅蘭在巴黎度過了他漫長的一生。晚年時期,他曾帶著重病出席了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慶典,表達對人類和平的熱愛。不久,由於病情不斷惡化,這位偉大的作家,於一九四四年十二月三十日永遠地離開了人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