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改變性格,改變命運——性格突破 抱怨是心中的“魔”(1 / 1)

第十章改變性格,改變命運——性格突破 抱怨是心中的“魔”

哲人說,世界上最大的悲劇和不幸就是一個人大言不慚地說:“沒人給過我任何東西。”這種人活在抱怨的陰影裏,他們看不到幸福的陽光,隻能觸摸陰暗的黑夜。

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我們可以隨處就找到時常抱怨的人。抱怨自己的專業不好,抱怨住處很差,抱怨工作差、工資少,抱怨空懷一身絕技沒人賞識。其實,現實有太多的不如意,就算生活給你的是垃圾,你同樣能把垃圾踩在腳底下,登上世界之巔。

傳說,有個寺院的住持,給寺院裏立下了一個特別的規矩:每到年底,寺裏的和尚都要麵對住持說兩個字。第一年年底,住持問新和尚心裏最想說什麼,新和尚說:“床硬。”第二年年底,住持又問新和尚心裏最想說什麼,新和尚說:“食劣。”第三年年底,新和尚沒等住持提問,就說:“告辭。”住持望著新和尚的背影自言自語地說:“心中有魔,難成正果,可惜!可惜!”

住持說的“魔”,就是新和尚心裏無盡的抱怨。這個新和尚隻考慮自己要什麼,卻從來沒有想過別人給過他什麼。像新和尚這樣的人在現實生活中很多,他們這也看不慣,那也不如意,怨氣衝天,牢騷滿腹,總覺得別人欠他的,社會欠他的,從來感覺不到別人和社會對他的生活所做的一切。這種人心裏隻會產生抱怨,不會產生感恩。他們的人生是悲哀的。相反,一個心中沒有抱怨,充滿感激的人,在任何時候都能以積極的心態麵對人生,雖然也會遇到一些挫折和困難,但是他們最終會走向成功的彼岸。

兩個行走在沙漠的旅人,已行走多日,在他們口渴難忍的時候,碰見一個吆喝駱駝的老人,老人給了他們每人半瓷碗水。兩個人麵對同樣的半碗水,一個抱怨水太少,不足以消解他身體的饑渴,抱怨之下竟將半碗水潑掉了;另一個也知道這半碗水不能完全解除身體的饑渴,但他卻擁有一種發自心底的感恩,並且懷著這份感恩的心情,喝下了這半碗水。結果,前者因為拒絕這半碗水死在沙漠之中,後者因為喝了這半碗水,終於走出了沙漠。

這個故事告訴人們,對生活懷有一顆感恩之心的人,即使遇上再大的災難,也能熬過去。感恩者遇上禍,禍也能變成福,而那些常常抱怨生活的人,即使遇上了福,福也會變成禍。

荀子曾經說過:“自知者不怨,知命者不怨天,怨人者窮,怨天者無誌,失之已,反之人,豈不迂乎哉!”意思是說有自知之明的人會選擇生活的道路,時刻把握命運的主動權。麵對現實生活中暫時不完善的地方,不要牢騷滿腹,不要怨天尤人,而應該保持正常的心態,看到自己的責任,拿出實幹的精神和勇氣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