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城 宣王府
溫潤快步走進蕭成宣的書房有事稟告。
“王爺,您派我去查的事情有眉目了!”溫潤對著蕭成宣說道。
蕭成宣聽後放下手中的筆墨:“哦!如何!”
溫潤道:“王爺讓我查的丞相府千金之事,我已調查清楚,我把銀子給了丞相府一個上街采買的嬤嬤,她說丞相府之前確實有兩位小姐。”
“之前?什麼意思”蕭成宣疑惑的詢問。
藍雨回答:“根據那個嬤嬤的意思是,丞相府確實有兩位千金,大小姐是之前的大夫人所生,但母女倆久居不出,而且之前的大夫人早早就過逝了,現如今的大小姐是之前的柳丞相之女柳如惠所生,也就是當日王爺所見的秦飄飄,這件事丞相府密不透風鮮有人知,而前些時日丞相府那位未露過麵的大小姐卻因偷盜家中財物之名在家中受刑後除去家譜趕了出去,這位被趕出府的大小姐名喚秦宛晴。”
“秦宛晴,唯宛晴,想必這兩位是同一人了,那日牡丹宴她還以丞相之女進宮拜賀,如今卻與丞相府毫無幹係了。”蕭成宣的話意味深長。
“藍雨繼續說道:“那位采買的嬤嬤還說,這位”大小姐”因為母親離世的早,從小不受丞相待見在丞相府更是艱難度日,誰都可以打罵欺辱,而且因偷盜財務趕出府後,秦丞相更是下令以後丞相府隻有一位千金,對外不可在提之前那位小姐的任何消息。”
蕭成宣不屑的笑了一下說道:“嗬!偷盜,一個頭上隻有一隻紫玉簪的丞相府大小姐怎會偷盜,想必是有心人故意陷害吧。”蕭成宣說到此不免有些心疼宛晴的身世,明明是丞相府的千金大小姐,本應該金尊玉貴,但如今卻流落鄉野,真叫人歎息。!
蕭成宣又對著藍雨問道:“我最近手頭事務繁多,好些時日沒有聽到宛晴姑娘的消息,她如今在忙些什麼?從向陽村回啟城之時她曾提起想要找一間店鋪做生意,不知現在怎麼樣了,有時間我們去看看她,看有什麼需要幫忙的。”
皇城內,蕭成墨在皇宮找人用極細的精剪將木鐲泡軟後一點點剪開,果然在木鐲內有一卷薄紙,紙張極薄已近透明,工人又將薄紙用特殊的冰蠶液小心浸濕,薄紙上邊的畫隱約顯現出來,因紙質太過於薄又彎曲許久,需用人小心翼翼展開,再將上邊的畫用西洋鏡一點點騰畫出來。還需費些時日,蕭成墨找來翰林院王院士來做這件事,自己便向皇上複命去了。
第二日,乾坤大殿,皇上正聽蕭成宣及蕭成墨回稟的宜水縣和向陽村盜賊情況與難民安置事宜,很是高興,蕭皇坐在大殿龍椅之上,蕭成宣和蕭成墨站在文武百官兩側。
皇上展顏對著百官說道:“此次平亂盜賊,安頓百姓,墨王功不可沒,如今又得到商國國防布城圖,果然不負朕的期望,朕甚是欣慰,墨兒想要朕賞賜什麼,今日當著文武百官的麵,隻要你提出來朕都賞賜於你。”
蕭成墨聽後走到殿中間說道:“父皇,兒子為父皇分憂解難,乃是理所應當之事,不敢奢求賞賜,隻求父皇身體康健,蕭國國泰民安”
蕭皇聽自己的好兒子如此懂事一邊點頭一邊說道:“好,好啊,墨王堪稱皇子典範,朕心甚慰,來人宣旨,命六皇子墨王為“興國尊皇子”輔尚書房事宜。”
蕭成墨跪下謝過蕭皇。
百官齊賀。
跪在左側的蕭成宣一言不發,同為皇子,卻不相同,關於蕭成宣的功勞,蕭皇隻字未提,蕭成宣隻好默默咽下,他知自己並非是父皇鍾愛的兒子,而蕭成墨是,這些失落,失望,還有百官對待他的態度,蕭成宣早已習慣,自他額娘良妃過逝後世間便無一人真正關心過他,他也早就習慣了這世間的冷漠,一直到那晚有個姑娘說:“帥哥,別怕我是丞相之女..........別怕............我罩著你..........”
是啊!那晚的宛晴就像一束光一樣照在他冰冷的身上,那夜宛晴說的話雖是醉話又有些讓人聽不懂,但是已經好久沒有人同他這般講過話了,也沒有人想要護著他,而後又能在次遇見宛晴已是他這輩子最大的幸事。因為他覺得宛晴同自己一樣,感受著這世間最沒有溫度的親情,也同樣承受著親情所帶來的痛苦。她覺得隻有宛晴能夠和他感同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