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曉瑜衝過去,給她塞了一點票和錢,不多,算是她為自己想白天冷眼旁觀的想法的一點補償,也是送這個既討人嫌又嘴硬的唐知青最後一程。
她第一次這樣溫和,和唐蓮夏記憶中總是和她作對又喜歡陰陽怪氣的許曉瑜完全不一樣,絮絮叨叨的說了許多。
“雖然不知道你咋弄的介紹信,但是希望你走的越遠越好,去另一個城市之後最好少用身份證件,這樣雖然不方便,但指不定你家裏人和你那領證對象那邊沒放棄查這事……”
“你這情況近幾年都不好再結婚,至少等個十多年看能不能鑽些空子……不想再找的話就往南方走,機遇可能更多些。”
唐蓮夏嗓子裏像是塞了團棉花,哽咽的一個字也說不出來。
她把票還給了許曉瑜,隻留下了那一小部分錢,隨後緊緊的抱住了她。
“……再見。”
許曉瑜回抱了一下,趕緊將人推開。
“說啥呢,再也不會見了,快走吧,火車快開了。”
人被推的一踉蹌,隨後扯出一個笑,揮了揮手頭也不回的上了火車,不一會兒,綠皮火車開動了,緩慢駛向了遠方。
很快隨著經濟的開放,私營企業,個體工商戶開始猛烈發展,成為國內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
即使偏遠地區小攤販早有雛形,但是1980年代初,國內才開始正式允許農民出售自產的農副產品,這代表著小生意的合法化。
說是80年,其實79年開始就管的沒有那麼嚴格了,在這之後,國內逐漸放寬了對小生意的限製,允許在城市街道上開小商店和攤位,這是曆史性的一幕。
現代網上衝浪有一個寫實的段子,說站在風口,豬都能起飛,也許那個風口很快就會來臨。
唐蓮夏在外麵不好使用自己的證件,離高考恢複恐怕無緣了,這樣的話,哪一條路又比得過做生意呢?
她隨意的提醒了一句,唐蓮夏能不能抓住就不知道了,隻要她腦袋正常不跑回a市,地大物博的,兩人確實這輩子都不會再遇見了,至於在這年代領了結婚證這回事,就看她的操作和運氣了,多的是亂七八糟的方法。
就憑唐蓮夏偷偷弄到了逃跑的介紹信,她就相信這姑娘有些本事。
許曉瑜沒有多耽擱,蹬著自行車就回去了,進了大院門,那哭天喊地的動靜還沒停,聽說唐父已經喊了好幾家的男人去附近找了,暫時沒有消息。
許曉瑜一家沒摻和這事,過完年她也該回去了,此時正接受父母愛的投喂,感覺過個年整個人都胖了點。
大姐晚飯時沒回來,聽說朋友又給介紹了個對象,這次人不錯,不過細節有待考證,大家也默契的沒提這回事,等成了再說。
二姐和三哥得回廠子上班去了,二姐是服裝廠幹了快一年了,工作是家裏拿錢給買的,三哥工作繼承的許媽,原先也是服裝廠,後來拿了點錢和人換到一個機械廠,雖都是普通職工,但福利待遇還行。
大姐也是買的工作,才升職不久,現在在廠區做采購,過完這陣,馬上就要忙起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