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周武王鹿台散財(3 / 3)

話說薑子牙大軍離開首陽山後,到了燕山。在這段路程中,周民們紛紛拿出美食和美酒來歡迎武王。終於有一天,大軍抵達了西岐山,忽然有上大夫散宜生、黃滾前來接駕。他們帶領眾官在道旁俯伏迎接。

武王在車中看到眾位弟弟和黃滾老將軍後隨的孫子黃天爵,心中不禁感慨萬分。他對散宜生說道:“朕東征五年,今日再見到卿等,不覺滿腔淒慘,愁懷勃勃也。”

散宜生近前啟奏道:“陛下如今登上了大位,天下太平,這真是令人欣喜的事情。臣等能夠再次見到陛下,正是龍虎重逢之喜。陛下與萬姓同樂太平,又為什麼淒慘不悅呢!”

武王說:“朕因為會諸侯而伐紂,東進五關,一路上損失了許多忠良之士,他們沒有共享太平之福,卻先歸了泉壤;今日卿等,老者、少者、存者、沒者,都不同往日了,這使朕不禁感慨今昔的變幻。因此感到鬱鬱不樂。”

散宜生啟奏道:“臣等以死盡忠、以身盡孝,都是為了報答君父之恩情。他們的芳名留在了史冊上,自是美事。陛下您封爵祿於他們的子孫,使他們世受國恩,這也是一種報答的方式啊!陛下又何必如此不樂呢?”

武王與眾臣並轡而行。西岐山距離岐州隻有七十裏路程,一路上萬民爭看,無不歡悅。武王的車駕在笙簧嘹亮、香氣氤氳之中被簇擁著進入了西岐城。來到顯慶殿前停下後,武王下輦進入內庭,首先拜見太薑、太妊兩位長輩夫人,隨後會見了太姬。武王設筵宴在顯慶殿上款待文武百官。

次日早朝,文武群臣齊聚朝堂,向武王朝拜完畢。武王說道:“有奏章的官員出列上奏,若無要事,早早退朝。”

話語未畢,子牙即刻出列奏道:“老臣奉天之命征討叛逆,滅紂興周,如今大勢已定。然而,那些多年來陣亡的將士和仙人,還未得到封職。老臣打算近日向陛下辭行,前往昆侖山拜見師尊,求取玉牒、金符,以封贈眾人,使他們各自安居其位,不再感到無依無靠。”武王聞聽此言,深以為然。

正當此時,午門官來報:“商朝的舊臣飛廉、惡來請求麵見陛下,在午門等候旨意。”

武王疑惑地問子牙:“今日商的舊臣飛廉、惡來到這裏,不知道他們有什麼事?”

子牙奏道:“飛廉、惡來是紂王時的奸佞之臣。當初破紂之時,他們兩個人隱匿了行跡。如今見天下太平,便來蠱惑陛下,企圖求取爵祿。這種奸佞之徒,豈能容忍他們在天地間多留一日!然而,老臣倒有一個利用他們的計策。陛下可將他們宣入殿廷,待老臣略施小計,自會處置妥當。”

武王依從了子牙的建議,傳令將兩個人引入殿前。飛廉、惡來拜見完畢後,向武王說:“願陛下萬歲!”

武王說:“兩位卿家今日來到這裏,不知道有什麼心願?”

飛廉奏道:“昔日紂王不聽忠言,沉湎酒色,致使社稷傾覆。如今聞聽陛下仁德布施四海,天下歸心,真可以說是堯舜之治。所以微臣不辭辛勞,千裏來朝求見陛下,願效犬馬之勞。若蒙陛下收錄,得以侍候陛下,實在是臣的榮幸了。謹獻上玉符、金冊,願陛下容納。”

子牙聽後笑道:“兩位大夫在紂王時都為忠誠之臣,無奈紂王不察,以致有敗亡之禍。今日歸順周朝,是棄暗投明之舉。願陛下重用兩位大夫,正如舍棄石頭而選用美玉一般。”武王聽從了子牙的建議,封飛廉、惡來為中大夫。兩個人謝恩退下。

話說當年馬氏笑子牙不能成就大事而離他而去。如今時過境遷,武王繼位,天下歸周,四海升平。即使是茅屋竹舍、深山幽穀之中,凡有人煙的地方,都知道武王伐紂、薑子牙建立了大功。今日一統,薑子牙出將入相,享人間無窮富貴,位極人臣,古今罕有,天下人無不感慨讚歎:“當年子牙窮困的時候,隱居在磻溪,原以為他會在漁樵的生活中老去;沒有想到八十歲的時候被文王聘請,今日做成了這樣的大事業。”

此事傳頌日久,終於有一天傳入了馬氏的耳中。她此時已嫁作鄉村農婦。有一天鄰家一位老婆子對馬氏說:“你過去嫁的那個薑某,如今已成就了多麼宏大的事業……”言罷又唏噓不已。馬氏聽得麵紅耳赤,內心湧起一股莫名的激動和羨慕。那老婆子又激她兩句:“說到底還是大娘子當初想錯了,如果你當初隨了薑某,如今也能享這無盡富貴,比在這裏守著這清貧日子強多了。看來還是你命中注定沒這福份啊!”

馬氏聽了心如油煎火燎,悔恨不已。憤怒與懊惱交織,令她痛苦萬分。她告別了老婆子,獨自回家,坐在房中,思緒萬千:“我當初怎麼會看不上他呢?我這雙眼睛,究竟是怎麼長在世上!”她思考著:“就算能活到一百歲,又能如何?這麼一個大貴人錯過了,以後還有什麼好的!”又想:“剛才那個老婆子說我沒有福氣,我不知該有多麼羞愧,還有什麼顏麵活在世上!不如尋個自盡算了!”於是,她大哭了一場。心裏又想:“恐怕不是他。假如我聽錯了,天下也有同名同姓的人,那豈不是白白死了?”她又自我安慰道:“且等到晚上,等我的丈夫回來,問他個明白,再這樣做也不遲。”

夜幕降臨,農夫張三老從城裏賣菜回來,馬氏接進屋裏,做好了晚飯一起吃了。她問道:“如今薑子牙,聽說他出將入相,百般富貴,真的如此嗎?”

張三老聽後,滿臉堆笑地回答:“你若不問,我也不好說,但確實是真的。前些日子薑丞相在朝歌時,是多麼威風!所有的諸侯都聽從他的命令。那時我想告訴你,讓你去見見他,或許能討個富貴。但我怕他的地位太高,會惹出事來,所以一直沒告訴你。現在你既然問了,我就告訴你。可是現在太遲了,薑丞相回國已經很久了。當時他在朝歌的時候就好了。”

馬氏聽完丈夫的話後默然無語。張三老擔心妻子難過,又安慰了她一番。馬氏假意勸丈夫去睡覺,自己則收拾幹淨,整理好衣衫,哭了幾聲後,在房梁上自縊身亡。她的靈魂飄往封神台去了。等到張三老發現時,天已經亮了。馬氏已經氣絕身亡。張三老隻得買來棺材將她埋葬。

話說子牙入朝拜見武王。他奏道:“昔日老臣奉師命下山,助陛下安撫百姓、討伐罪惡,原本是順應天命而行動。無論是人還是神仙都遭遇了殺劫。先前已經在封神台上設立了‘封神榜’。如今大事已定,人、仙的魂魄無處依托。我特向陛下請旨,準許我去昆侖山見師尊。請他賜予玉符、金冊來封神安位。我希望能早日安頓眾神的靈魂,請陛下批準我的請求。”

武王道:“相父這些年來勞苦功高,應當享受太平之福。但此事也是一件需要完成的事情。相父可以盡快施行,不要久留仙島。讓朕盼望,牽掛啊。”

子牙道:“老臣怎麼敢辜負聖恩而樂於遊山玩水呢!”子牙忙向武王告辭,回到相府後沐浴更衣。他駕起土遁前往昆侖山而來。

不知後續如何,且看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