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光無情飛逝,眨眼就過了半年。
距離我第一次寫下的發牢騷般的日記,已有半年。而我,循從內心的聲音,辭職了。
剛離職的半月,確實過了一段時間醉生夢死的日子。內心也毫無壓力。
再後來,身邊人的關心讓我倍感疲憊。
原來離開了工作環境,人也不可能是無拘無束的。
我反感他們詢問我對未來的打算和計劃,好像我畢業就要立馬為自己安排好一條道路,並且不斷按照這條他們滿意的道路行進,循規蹈矩,不離群索居。
真累!無趣!
人生又不是軌道,我要的生活也不是一成不變的。
每天早上起床,隨便應付早餐,趕著9點到公司打卡,工作工作工作,交際交際交際,假笑假笑假笑。疲憊的應付完工作,一到5點逃也似的離開公司,趕回家,做飯吃飯,舍不得睡覺,熬夜玩耍。第二天重複前一天的生活……
活得跟個工具人一樣,機器一樣,npc一樣。
其實我離職也不過才大半個月而已,就有這麼多人為我擔憂,有必要嗎?沒有!甚至從始至終,這件事情還是瞞著我父母進展的,可笑嗎?可笑。
自己的生活,好像有很多身不由己的地方。
昨日過生日,在飯桌上,哥哥還接著祝福警醒我,人生並非一帆風順的,也不能追求長久的享樂。這個道理我懂,又或許,我還是太年輕。
我總覺得他們眼中的磨難和享樂,與我意識中的不太一樣。
譬如:我哥哥覺得上班的磨難在於工作量本身,與人溝通倒是其次,畢竟世界上沒有哪份工作是不需要與人溝通交流的。
於我而言,工作再多也可以接受,除了加班。我可以在工作時間內不摸魚,一直工作。但是與人交流太令我心累了。
我總是很容易動怒,沒有多少耐與人溝通。尤其的那些牛鬼蛇神。
我討厭接電話,討厭別人在群裏@我,我甚至想著,為何要開發出微信。難道一個聊天軟件被創造的初心,是服務於工作的嗎?為何把微信也理所當然的歸類於工作的一部分。
真是不可理喻。
我哥哥覺得我辭職在家裏,就是享樂了嗎?
第一,我的花銷在自己能承擔的範圍內,沒有麻煩旁人。其次,曬太陽看小說擼貓,算是很腐敗的生活嗎?這難道不是平平淡淡的生活方式嗎?
我上班的初衷是提高自己的生活質量。
現在我覺得上班不開心了,辭職不是很正常嗎?
有時候真的好搞不懂,為什麼要以享樂為恥,以吃苦為榮?
活著是為了吃苦?
現在我下車了,我要探索另一種可能。即便它很難,以至於是異想天開。
不試試,怎麼確定就不行呢。
好久沒打字,手指都僵硬了。
最後的最後,祝自己生日快樂,取悅自己不丟人。
與君共勉!
(辭職真快樂啊,精神狀態真的會穩定很多,發瘋的次數越來越少了。哈哈哈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