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輯 且聽潮音 開你的大頭會(1 / 1)

第四輯 且聽潮音 開你的大頭會

辦公室三天前就打電話來通知,今天下午集團要舉行學術報告會,還特別提醒:全體人員必須參加,實在參加不了的,要寫書麵請假報告。

下午兩點前,大家魚貫進入會場,不一會,整個報告廳鱗次櫛比地坐滿了聽眾。大家之所以這麼遵守紀律,原因有兩個。

首先是因為本集團有嚴格的開會考勤製度,政治處給每個員工發了一張專門用於考核開會的IC卡,每次會前要到考勤機前去刷一下,“嘀”的一聲響過後,才能認定你是參加這個會議了,否則,你就是和領導一起坐在主席台上,也不會被認定你在參加會議;散會後,再到考勤機前去刷一下卡,“嘀”的一聲響過後,才能證明你是自始至終參加了會議,否則,你就是在會場裏坐到明天早上,你也等於沒有參加會議。隻有等到“嘀”的一聲響過後,你才可以離開。這樣你就不用參加補課,領導也不會扣你的缺勤費了,運氣好的話,說不定還能發你一點什麼獎。

現在的社會已經被進化成這個樣子了:有時候,領導是寧可相信手邊的機器,也不相信身邊的活生生的屬下的。這常常讓我們這些被領導的人很鬱悶也很無奈。活生生的人被物化成機器的附庸,這讓大家情何以堪啊?

應該說,本集團的會議考勤製度是比較完善的,尤其是考勤設施很先進,大概可以名列全國前茅的。當然,“道高一尺,魔高一丈”,自從集團一推出這個考勤措施,大家馬上就想出了對付這它的辦法,而且辦法很多,所謂戲法人人會變,各有巧妙不同。用電影《地道戰》裏的一句台詞來說,是“各村有各村的高招……”

鑒於把種種逃會方法說出來可能會侵犯許多發明人的專利權,這裏就不一一列舉了。

至於我自己,倒是可以向朋友們老實交代一下,我逃會通常用的方法是這樣的:有時候是拿著考勤的IC卡,對著機器“嘀”的一聲響過後,昂首闊步地走進會場,然後就直接從後門堂而皇之地走出來,仍然回到辦公室,做我自己應該做的事情;有時候,把IC卡交給同事,請他們代我考一下勤,我自己就不拋頭露麵了;有時候進會場,聽一下報告,如果有興趣,就一直聽下去,如果不對我胃口,那麼對不起,直接就抬屁股走人,不顧台上作報告的是上級領導還是頂頭上司。這時候要擺出一種公務在身、時不我待、日理萬機、十萬火急的姿態,有時還要拿出一副大義凜然的勇氣,義無反顧地在眾目睽睽下走出會場去。

其次,之所以今天的到會率很高,幾乎沒有逃會的,是因為今天的報告人身份顯赫。主持人——也就是我們集團的最高領導,懷著莊重的心情,極其認真地介紹了報告人的一連串的頭銜,為集團能夠請到這樣的大人物而感到十分榮幸,無比驕傲。

這個大人物的身份確實顯赫,顯赫到了令人仰視的地步,顯赫到令人聽到他的官職就會肅然起敬,如果沒有思想準備,可能還會打一個趔趄,會覺得今天能夠聽他的輔導報告,真正是三生有幸……

在則,通知裏寫的報告題目也十分吸引人。作為知識分子,作為對政治生活尤其關心的群體,誰也不可能不關注這樣的內容,因此我們理所當然地想,這樣重要的人物給我們作報告,一定有“貨”,而且一定是我們基層老百姓不得而知卻又十分想耳聞的“硬通貨”。於是,我們早早支起了耳朵,滿心希望獲一番神智的快感。

開講了……

三分鍾後,我把原本支得高高的耳朵放了下來,開始翻閱開會前帶上的報紙,並慶幸自己有報紙可以消遣……

一刻鍾後,報紙翻完了,我開始與左右鄰座聊天,先是嬉笑怒罵、針砭時弊,然後東拉西扯、內容寬泛……

20分鍾後,有人陸續離座,從報告廳後門消失,去向不明……

半個小時後,報告廳最後兩排的人集體失蹤……

50分鍾後,我懷著要為四化事業隻爭朝夕的迫切心願,走出了會場……

台上的報告仍在繼續,聽報告的人還在陸陸續續地離開會場。我能想象作報告的大人物此時此刻的以窩火為特征的心情,我也能想象陪會的領導的那種憤怒而又無可奈何、同時又賠著小心的嘴臉,我的臉上浮現出一種逃會成功後的壞笑,我的心頭布滿了報複這個大人物後的那種勝利的快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