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輯 且聽潮音 都是蟶子惹的禍
那天下班回家,看見飯桌上有一盤蟶子,不禁有點奇怪,平時家裏是不會買蟶子的。一問,說是朋友送來的。
動了一下心思:吃還是不吃?這是個問題。
從小起,蟶子就與我為敵。記憶中,一吃蟶子就肚子疼。曾經問過醫生,說這是異性蛋白過敏所致。其實不光是蟶子,烏賊、海螺之類同樣不能吃的。所以,許多年來,我都是視蟶子為異數,碰都不敢碰一下。而家裏人卻視蟶子為美味,每次都能吃一大盆,很享受的樣子,隻是因為我不能吃,她們也隻能忍痛割愛了。
今天看到了蟶子,想自己幾十年都沒有碰它了,現在我的胃應該也在與時俱進,今天“親密接觸”一次應該沒有問題吧。於是夾起一個,去殼,挖筋,用溫開水涮一下,蘸上醬油,放進嘴裏細細地嚼,哦,有一股特有的鮮味,甜絲絲的,味道真是不錯。終於,小心翼翼地咽下去,又忍不住夾起一個。吃還是不吃?一遍遍地勸阻自己,不能吃,又一遍遍地給自己找理由,再吃一個就不吃了,帶著一種僥幸心理,終於,又把第二個吃下去了。
淺嚐輒止,再不敢吃,一邊安慰自己,才吃兩個,應該沒問題吧。
正應了那句古話,越怕鬼,就越會碰上鬼。吃好飯不足一刻鍾,肚子就鬧起了鬼,開始感覺胃裏隱隱地疼,知道自己是吃蟶子闖禍了,趕緊去衛生間,想把肚子內的東西嘔出來,可是惡心了好一陣,還是吐不出來。馬上喝熱茶,想把那個不適感壓下去,仍然不見效。疼痛在加劇,感覺自己的胃像被一隻無形的手拉住了,它正拚命地往下拽,腦子中浮現做胃藥的那個電視廣告,那個醜陋的男人正拿著鑽子在我的胃裏鑽孔。撕心裂肺的痛,翻江倒海的痛,痛苦讓我的臉型扭曲,一副猙獰樣,一頭的冷汗直往下淌,就差滿地打滾了。感覺自己就要死過去啦,都想掙紮著寫遺書了。
兩個蟶子就把我禍害成這個樣子,這是為什麼呢?
我吩咐家人趕快給我找藥。家人一看情況不好,哪裏還敢怠慢,直接把我送到醫院急診室去了。
一路上,還在想,難道自己就要這麼死在蟶子手裏了嗎?這樣豈不是太冤啦?對了,還要狠狠地罵一頓那個送蟶子的朋友,你送什麼不好?偏偏送蟶子給我,這不是害我嗎?……
醫生一問情況,說趕緊輸液,女兒一把搶過取方,以最快速度跑向藥房,護士一陣手忙腳亂,我也顧不上害怕啦。
一大瓶滴下去,才緩過勁來。但早上起來,人還是軟綿綿的,照照鏡子,一臉憔悴。
痛定思痛,悟出一個道理。用趙本山小品裏的話說,人該是咋樣就是咋樣。命中沒有的,不能去貪,大到金錢美女,小到兩隻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