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東移民小組的組建工作如火如荼,雖然大部分穿越眾都對“衣錦還鄉”“見一見17世紀的明帝國”這些事兒爆發出了空前的熱情,不過為了不使這個誕生不久的國家不致於陷入停頓的局麵,除了部分需要出麵聯絡葡萄牙人的人選,還有必要的船員之外,其他人一律使用移民。

在這個新生國家的富足生活讓大部分的歐洲移民們大感滿意,漸漸安下心來的他們是值得信任的,遠離故土的他們在每每想起曾經在歐洲的生活,總是潸然淚下。穿越眾們開展的“憶苦思甜”活動更加速了移民們對這個國家的普遍認同感。在這個世界人民普遍都沒有什麼民族意識的現在,給予富足的生活就能得到他們傳統意義上的效忠。這並不是什麼不可思議的事兒。

在這個普遍民族和國家意識沒有覺醒的年代,建立國家並不是那麼難。如果在百年之後,歐洲的泛民族主義就能讓穿越眾們建立新國家的願望抓瞎。

多方的爭論之後,國家委員會宣布了遠東移民小組的負責人——馮憶。這個熟悉曆史的小夥子在多次的貿易行動中表現良好,是不二人員。安全方麵的負責人則是陸軍的少尉排長孫雲負責,在趙世勳不能遠離本土的情況下,培養新的獨當一麵的陸軍負責人是應有之事。

為了這次即將進行的遠東移民,穿越眾們的準備遠遠不止於此。

第一步,是給“旅行者號”安裝一些自造的大炮,“我們總不能看見海盜也需要逃跑。”這是孫雲的原話。所以,進行一些適當的改造是可行的。5000噸排水量的大家夥在沒有防護鋼板的情況下,被炮彈擊中雖然不會造成破損,但是接下來的類似適當的維護工作是難以開展的。給他們加上一些大炮,至少讓他們看起來不可侵犯這一類的思想主宰了改造的穿越眾們。

第二步,是設立海軍、陸軍的統一製服。事實上,早在巴拿馬南下貿易計劃之前,王啟年就曾經提出過“統一製服的問題”,但是缺乏這些技術的穿越眾們並沒有能力製作,即使在提出了大量的設計稿之後,穿越眾們所能進行的也隻是少量的剪裁和裝飾,那種自製的藍色軍裝讓大家都倒盡了胃口,現在歐洲移民們的到來恰好能解決這個問題。既然如此,王啟年也就順勢提議設立服裝廠,招收歐洲女性們來加工製作成品服裝。而陸海軍軍裝就是這個新服裝廠的第一筆訂單。

在選出了合適的設計之後,服裝廠先要求工業部為他們量身打造縫紉機,史文章在得到這個授權之後,和工業部的宅男們花費半個月終於手工打造了這個世界的第一個機床。

雖然工業部沒有技術來自造精確的測量工具,但幸好,穿越時在船上發現的少量遊標卡尺立了大功。6月21日,這個代表著西華共和國最高科技結晶的機床終於完成,加工出來的零件雖然殘次率很高,但是瑕不掩瑜,隻需要手工打磨之後就能製造半自動的縫紉機零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