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金湖口救援順利,平安度過洪峰,青州郡捷報傳來。
但滿朝文武都能看出,太子這幾日威嚴中帶著沉重落寞,即便聽了這樣的消息也絲毫沒有笑意,朝臣們私下議論紛紛。
“寰宇山遲遲沒有動靜,太子還是憂心佳境王取而代之啊!”
“聽說隻是圍城還沒有強攻,太子或許還是顧念手足之情,不然早就拿下了!”
“以佳境王這些年在民間和江湖上的名號,哪有那麼容易!”
可令眾臣震驚的是,洪峰險情剛過,嬋國入侵的軍報便傳來了,栗宗看了急急向東宮趕來。
“殿下,您也得了軍報了吧!嬋國以救災之名在邊境廣布兵卒,現趁我國搶險之際,已越過邊境,十萬大軍正直奔懷城!
您看是否要派寰宇山對峙的周將軍帶兵轉戰懷城支援?”
瑞天卓聽了栗宗所奏,倒是讚許他此刻不再一心隻想站隊,還是以國為先。
想來嬋國這些年對待瑞國官員,無論美女金錢應是滲透得無所不用其極,可瑞國這些砥柱老臣雖然慵政無為、互相掣肘,但從未有賣國、叛國之心,也算是瑞國一直未能真正垮下來的原因之一了。
此時瑞天卓也明白了父皇一直令宰相之位空懸,而設六部互相製約的用心。
瑞天卓早已看過戰報,一切如他預判,因此麵上沒有半點驚訝,鎮定言道:
“懷城地勢平坦無險可守,卻是嬋國直達瑞國京都的唯一屏障,孤早就引之為患,此次嬋國不來則已,既然來了,孤就要讓這國界重新劃定。”
栗宗聽聞此言大為震驚,這太子是不是聽差了,“殿下,現在是嬋國來犯我國,十萬大軍,懷城抵擋不了多久,我們……我們還如何決定國界?”
“栗主簿,不必驚慌,孤已有打算,先靜觀其變吧。”瑞天卓因為葉舟而心思不爽,實在沒有心思跟栗宗解釋,也不想再讓他那位言夫人傳了什麼話回去。
栗宗帶著滿腔憂慮離開了東宮,想不通這位太子到底是清醒還是糊塗,本想先回兵部,叫上幾位交好的同僚商議一番,找機會再向太子建言,可剛回到兵部,一個親兵便持最新的軍報匆匆跑了進來,興奮大喊:
“大人,前線捷報!佳境王統兵於懷城,於周將軍前後夾擊嬋軍,斬殺俘獲數萬人,剩餘嬋軍已逃回儲雲城!”
“什麼?!”栗宗再次驚得不明所以,“佳境王統兵?”心中暗想:難道周維生臨陣倒戈,聽了佳境王的?雖然解了國難,可佳境王手握十萬大軍,殺回國都,奪下儲位,易如反掌啊!
那此時,自己還要再去東宮嗎?這佳境王和太子,到底要站哪邊啊?栗宗真是徹底六神無主,想不通了。
嬋國朝堂也得了最新戰報,嬋君老態龍鍾,呆坐龍椅之上,宰相明慧與副相博雅垂首不語。
待嬋君緩過神來,厲聲問道:
“明慧,借水患發兵懷城之計是你所建言,滿朝再無第三人知曉,如何卻能被瑞國預判了?”
“微臣,屬實不知為何。”明慧聽出國君疑心,即刻跪拜於地,“微臣從未與人提及,即使朝中有瑞國間客也不可能知曉……”
一旁的博雅也心中忐忑,若說有人走漏消息,那便是她曾告訴羅元兒,嬋國將借齊金鐵礦找到攻瑞戰機,可這離如今懷城遭到埋伏一事,相去甚遠,連她自己身在嬋國朝堂都未能推知,瑞國又是如何知曉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