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在沿海家裏做過土筍凍的人家舔了舔嘴唇,似乎還在回味之前的好味道。

廈門古代的本地人很疑惑,鼓浪嶼?那不就是一個荒島,難不成後世人已經開發到荒島去了。近代的人則毫不意外,這些年已經成為那些洋人,名流建造別館居住的地方,風景已經大不一樣,值得一覽。(看了這麼久,他們已經知道後世人將侵略者趕出了自己國家,由此對勝利更加有信心。)

“大家好呀,我是最愛喵喵叫的up主貓咪愛吃魚,今天我們將要去廈門最不容錯過的一個景點鼓浪嶼,我現在就站在內厝澳碼頭。”

碼頭的人群熙熙攘攘,輪船一靠近所有人就迫不及待的向前衝去,大部分人直衝二層,而李曉月因為反應慢半拍,輪船上已經沒有位置,隻能站在欄杆邊了。

老祖宗們都在為李曉月著急,本來體力就不好,還要在船上站好一會兒,累壞了怎麼看,但定睛一看,李曉月心情不錯,順著她的視角一看,頓覺眼前一亮。

海麵碧波蕩漾,海風吹拂著李曉月的麵龐,她舒服的眯起了眼睛,遠處的小島更像是鑲嵌之上的一顆綠寶石,令被困在本地的內陸老百姓連連稱讚。

經過了二十多分鍾,李曉月下了船。

“大概在三千多年,鼓浪嶼就已經出現了。但是直到元末,鼓浪嶼這邊才開始有了人生活,到了明代,被正式命名為鼓浪嶼。”

生活在鼓浪嶼的村民沒想到自己的家鄉也會被天幕提到,一副與有榮焉的樣子。

“我們首先前往美華沙灘享受真正的海景。”

李曉月在沙灘上首先找到一處地方坐了下來。

“累死我了,等我休息一會兒,我們帶直播間的各位一起撿貝殼,因為我水性不太好,還是不在大庭廣眾之下丟醜了。”

古人們看著李曉月悠哉悠哉地享受著日光浴,然後又看到休息好的李曉月東邊溜達溜達,西邊溜達溜達,為了找到她心目中最完美的貝殼而努力。

李世民搖了搖頭,點了點自己的小女兒的鼻頭,“天上的姐姐一副小孩子脾氣。”小女兒衝他軟軟的笑了笑,一下子把他的心給笑化了。

劉徹則是習慣性的唯我獨尊,認為自己看中的貝殼是最好的,對李曉月猶猶豫豫挑了另一個貝殼有點在意。

“我們在鼓浪嶼遊玩的下一站便是日光岩。相傳,鄭成功曾經在日光岩安營紮寨,希望反清複明。相傳,他曾經來到這裏時認為這裏的風景比日本的日光山更好,日光岩的名稱也由此得來。”

古人們看到兩塊巨石一個豎著,一個橫著,相互依靠,一起組成了這座山的頂峰,也是蔚為壯觀。前方又能看見一個有著濃厚地域特色的寺廟。

“這個寺廟叫日光岩寺,始建於萬曆十四年,令人奇特的是,它是建在一個天然石洞裏的,依照山形地勢。”

中原的佛教信徒們興致勃勃的看著天幕,想看看這蠻荒地區的寺廟長什麼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