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四回(下)矯密旨安祿山造反(1 / 2)

十幾個親兵一擁而上,將楊光翽綁得結結實實的。

安祿山指著楊光翽說:“楊光翽,你不要執迷不悟,與本大夫作對。本大夫再給你一個改過自新的機會:明天早上,本大夫要召集二十萬大軍舉行誓師大會。到時如果你能幡然悔改的話,本大夫還是保留你的原職,帶領你的軍隊留守太原。如果死不悔改的話,明天就拿你來祭旗!”

第二天也即是天寶十四載十一月甲子(一日)早上辰時正。在薊州城南的演兵場上,安祿山準備在這裏召開西征誓師大會。

天空陰沉沉的,烏雲完全遮住了太陽,使得天空黯然無光,北風在呼呼的吹個不停。

演兵場上聚滿了三鎮將士,一排排,一隊隊,馬嘶人叫,黑壓壓的,都在整裝待命,等候安祿山的登台檢閱。隻見演兵場裏旌旗如雲,槍戟似林,將士們個個頭戴頭盔,身披鎧甲,騎著高頭大馬,手執兵器,個個臉色鐵青。整個演兵場籠罩在一片殺氣騰騰的恐怖氣氛之中。

過了一會兒,何千年、賈循、高尚、嚴莊、張通儒、阿史那承慶等一幹親信大將、謀士走上了檢閱台。不久,台下響起了三聲號炮。安祿山在幾十個親兵的簇擁下,威風凜凜地走上了檢閱台。

孫孝哲則在前麵高聲叫道:“三鎮節度使、東平郡王駕到!”

台上文武官員馬上排成了兩排向安祿山躬身抱拳,齊聲叫道:“恭迎三鎮節度使、東平郡王虎駕!”

安祿山頭戴抹金鳳翅頭盔,身穿黃金鎖子甲,由於外披袒露右肩的紫色錦袍,所以他的個子顯得更加矮胖。安祿山鐵青著臉,朝文武官員們點了點頭,然後走到了檢閱台前麵。文武官員在他後麵橫著排成了兩排。

安祿山聲嘶力竭地大聲喊道:“本大夫奉皇帝密詔,宣本大夫率領大軍入朝討伐奸臣逆賊楊國忠,以清君側,重整朝綱,使我聖主能怡養天年。今天本大夫率領三鎮精銳之師,以及契丹、奚、同羅等部落之虎賁,計二十萬大軍,準備長驅西征,不日即可完成皇帝之重托。各位將士跟隨本大夫衝鋒陷陣者,本大夫保你日後升官發財,封妻蔭子。當然,如有家庭牽累不便隨征者,本大夫也不勉強,請你們站到這邊來,本帥即贈送盤纏送你們回家鄉。”

安祿山的話音剛停下來,下麵馬上有許多人出聲要求遣返回家鄉。有的說家裏有八十多歲的老母親無人養,有的說家裏死了老婆,小孩無人養……過不了多久,安祿山指定叫返家士兵站的地方,便站了兩三千人。這樣一鬧,搞得隊裏的許多士兵也動搖了,都在議論紛紛。

這時,安祿山可著急了,他眉頭緊了兩下,便對衛隊長孫孝哲使了使眼色。孫孝哲點了點頭便急匆匆走下了檢閱台,來到了要求回家的士兵的隊伍前。

孫孝哲不動聲色的問:“你們都想遣返回鄉嗎?”

“是的。”大家異口同聲地說。

“那麼誰想第一個回去?”

大夥一起嚷道:“我先回,我先回!”

孫孝哲指著一個四十多歲的老兵問:“你想第一個回去?”

“是的。”

孫孝哲左手按住懸在腰間的劍匣,右手“嗖”的一聲拔出了寶劍,將這個老兵的頸上斫去。那老兵“哎呀”的叫了一聲,鮮血四濺,撲到在地。周圍的士兵都嚇破了膽,一動不動。

孫孝哲抹了一下濺在臉上的鮮血大聲地說:“目前,正是用兵之際,國家‘養兵千日用兵一時’,你這個十幾年兵齡的老兵居然想回家。這不是動搖軍心嗎?”說到這裏,他伸出右手指著這兩三千士兵問:“你們誰還想回家!你?你?你?……”

士兵們嚇得渾身發抖,麵如土色,一起跪了下來求饒。

“好,這次饒了你們的狗命,將你們編入‘曳落河’隊裏打頭陣,將功補過。”說罷,孫孝哲就命令這些士兵拉著戰馬,到‘曳落河’這邊排隊。

安祿山假惺惺地說:“諸位,能改過自新就好了。其實,本大夫不是不給你們回家,而是想讓你們打到了長安,當了官以後,再風風光光地回去。”安祿山咳嗽了兩聲挺起了胸膛,放大了喉嚨說:“全體將士們,現在開始祭旗,把楊光翽押上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