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六回(上)郭子儀抄道襲赤嶺(2 / 2)

李光弼看了一眼郭子儀說:“以前這兩次攻城失敗,都因為沒有挑選出一個有攻城經驗的先鋒來指揮攻城,以致功虧一簣。現在我們有了一個參加過兩次進攻石堡城的將軍。他經驗豐富,指揮有方,何不讓他擔任攻城的先鋒?”

哥舒翰看著郭子儀笑了笑說:“李將軍說的莫非是郭軍使?”

這時,大家都把目光集中到郭子儀來了。

郭子儀看見大家都看著他,便站了起來說:“末將確是參加過兩次進攻石堡城的戰鬥。一次勝利了,一次失敗了。雖然談不上經驗豐富,但是也有不少心得體會。”他說到這裏停了下來,看了兩眼李光弼。他知道李光弼有心想把他推上前台來,讓他以後承擔失敗的責任。郭子儀繼續說:“末將的最大的心得,便是進攻石堡城這樣地勢險要的關隘,千萬不能正麵強攻,否則就會重蹈失敗老路。孫子說:‘善用兵者,屈人之兵而非戰也,拔人之城而非攻也。’末將認為采取正麵攻城與出奇兵相結合的策略可以攻克石堡城。孫子說好:‘凡戰者,可以正合,以奇勝。”

哥舒翰問他:“郭將軍認為如何采取正麵攻城與出奇兵相結合的策略才可以攻取石堡城?”

郭子儀說:“末將認為,石堡城之所以不能攻克,是因為吐蕃在赤嶺駐紮有重兵,他們可以源源不斷地輸送援兵到石堡城。因此,我們一方麵出奇兵截斷吐蕃輸送兵力的線路,另一方麵派軍隊正麵進攻石堡城。兩者同時進行便可一舉而奪取石堡城。”

李光弼說:“郭軍使所說確是妙計,問題是誰去率領奇兵切斷線路?這是個吃力不討好的差使。首先深入敵後危機四伏,搞不好便有去無回,就算你功成而歸,也比不上人家正麵強攻的功勞大。”

哥舒翰聽後也點頭讚同,這種差使真不知派誰去為好。

郭子儀看見哥舒翰沉吟不語,便自告奮勇說:“哥大夫這條計策是末將提出來的,那麼便讓末將率領所部去切斷從赤嶺到石堡城的道路吧。如果完不成任務甘受軍法處置。”

哥舒翰感動地說:“哎呀,真是難為了郭軍使。如果攻下石堡城本帥把頭功記在郭軍使名下。”

郭子儀說:“哥大夫千萬別這麼說,等完成了任務再說吧。”

哥舒翰說:“郭軍使,赤嶺那裏有重兵駐紮,光靠你率領五千人馬是不能抵擋吐蕃軍隊的攻擊的。這樣吧,本帥讓李軍使隨後帶領五千人馬,支援你們的進攻。”

李光弼雖然不願意作郭子儀的後衛,但是軍令已下他隻好聽從。於是`他走上前拱了拱手說:“末將遵命。”

哥舒翰說:“郭軍使和李軍使率領部隊奇襲赤嶺,我們這邊正麵攻城也要同時進行。本帥命令高秀岩軍使為攻城先鋒,張守瑜守捉為副將,明天一早便開始指揮大部隊進攻石堡城。”

高秀岩和張守瑜一齊出列,拱了拱手說:“末將遵命。如果攻不下石堡城甘受軍法處置。”

郭子儀接受了任務後回到了自己的軍營,他讓軍隊吃飯休息。到了深夜亥時正,他便率領部隊出發。

隻見將士們個個口銜枚,戰馬取下鈴鐺籠上嘴巴一聲不響。他們乘著黑黝黝的夜色,走下藥水河邊,往上遊方向前進。不久就消失在山巒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