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寶八載八月中旬,雖已過了初秋,但是石堡城一帶仍然是熱氣逼人。夏季它就是這樣死活不想走,有氣無力地躺在山巒間。
時隔兩年,大唐的軍隊又來到了石堡城下。這次大軍的統帥是隴右節度使哥舒翰。
上月,玄宗下詔書,命令哥舒翰收複石堡城。哥舒翰除了在河西、突厥阿布思處調兵遣將外,還從河東、朔方要來了一些能征慣戰的將領如郭子儀、高秀岩、張守瑜等。他們都率領部隊趕來參戰,務必將石堡城從吐蕃手裏奪回來。
郭子儀打敗了磨延羅的軍隊,修建好了橫塞軍的城堡等,正想讓部隊進行休整一下,便接到了朔方節度使張齊丘的命令,叫他把防守的工作移交給副將,然後從橫塞軍裏挑選五千人馬,火速趕赴石堡城下參加攻堅戰。
郭子儀兄弟三人率領軍隊風塵仆仆地趕到了離石堡城五六裏的地方,看見哥舒翰統率的六萬大軍已經安營紮寨。
郭子儀叫張信、王奇指揮士兵就地休息,然後安營紮寨,埋鍋造飯。他自己帶上幾個親兵到中軍帳,向哥舒翰報到。
隻見中軍帳篷外麵團團地圍著幾十輛輜重車輛,裏麵又是兩層荷槍操戟的士兵把守。真是戒備森嚴。
郭子儀走進帳篷門口叫衛隊長進去通報。過了片刻,衛隊長便領他進去。帳內站有兩排將校,個個身披鎧甲,頭戴頭盔,腰懸寶劍,臉色凝重。哥舒翰正襟危坐,在對眾將講話。
自從那次武科考試後,郭子儀就沒有見過哥舒翰了,但是,他的赫赫戰功倒是如雷貫耳。想不到三十年再見,大家已是霜染鬢發了。
郭子儀走上前朝哥舒翰作長揖:“橫塞軍軍使郭子儀叩見哥大夫。”
哥舒翰站起來擺擺手說:“郭軍使,你太客氣了。三十年不見,你還是那麼年青結實。部隊安營紮寨沒有?”
郭子儀回答說:“已安排張信、王奇組織士兵安營紮寨。”
“好,那麼你就留在這裏與大家一道商量攻城的謀略吧。”
哥舒翰說罷便向郭子儀介紹了幾位大將。
哥舒翰指著靠前站的這個年紀四十多歲,中等身材,四方臉,深眼鷹鼻,前額寬廣的將領說:“他是赤水軍軍使李光弼。”
李光弼向郭子儀拱了拱手說:“幸會。”眼裏卻有一絲不屑的目光。
郭子儀也向他拱了拱手說:“李將軍,我們又見麵了,請多多關照。”
站在李光弼身旁的將領也是四十出頭,身高七尺,渾身精瘦,像一隻白鶴那樣,窄肩瘦臉,尖嘴大鼻。
哥舒翰指著他說:“這位仁兄想來郭軍使早已認識,就不用介紹了吧。”
郭子儀笑著說:“高秀岩軍使,想不到你比我還來得快。”
原來這個高秀岩與郭子儀都同屬朔方節度使管轄,所以見麵比較多。
“這是張守瑜,河東雲中守捉使。”
郭子儀定睛一看是個三十多歲的胖子,圓臉,眯眼睛,圓鼻子,小嘴巴,兩頰紅彤彤的,滿臉笑容。
郭子儀朝他拱了拱手說:“張將軍年青有為。很高興認識你。”
張守瑜也還了禮說:“久聞郭軍使大名如灌耳,今日始得認識,真是三生有幸!”
哥舒翰還向郭子儀一一介紹了其他將軍,然後回到了他的座位,在虎皮帥椅上坐了下來。
哥舒翰先向大家介紹了石堡城的地理位置和駐軍的情況,然後談了進攻石堡城的計策。
哥舒翰說:“本帥於倉促中奉旨出征,限令率領六萬大軍在七月中旬攻克石堡城。所以,再也用不上信安王以前用過的長途偷襲之計,也無從采用反間計策,惟一的計策就是正麵攻城。這六年來,皇甫惟明、董延光先後兩次正麵強攻石堡城,每次都折兵三四萬,最後還是以失敗告終。這次本帥也別無選擇,隻好強攻。現在特請大家一起來商議如何避免失敗的結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