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三十四章 不同時代的較量(1 / 2)

用兵聚散為常為上,之所以這個成為對古代兵馬的考核標準,是因為控製部隊,特別是控製行進中的部隊,實在是一件很難的事情。

如果是在另一個沒有江峰的時空中,軍事家戚繼光在兵書上,對於行軍有特別的要求,就是說戰場上對陣的時候,行進要緩步,每十步要一停頓,彼此對齊矯正隊列後繼續前進,要不然陣型就會潰散。

威武大營的明軍軍官做得比戚繼光要求的還要好些,士兵們可以連續走三十步才停下糾正隊列,當然這也是火炮的速度快不起來的原因。

可看到華州軍的四個步兵團,在一聲令下之後,開始是邁著大步朝前衝來,始終沒有紛亂,也沒有停止下來整隊,就這麼穩穩的保持著,可想而知給明軍多大的震撼。

不過震撼不僅僅如此,華州軍的鼓聲迅速急促起來,四個步兵團開始小跑著迅速接近,依舊是不需要整隊對齊,速度更快了。

從一開始就保持穩定的威武大營的軍陣,看這對方迅速壓過來的步兵陣,開始有些騷動,威武大營的兵丁也都是在戰場上廝殺過的老兵,也見過漫山遍野的白蓮教徒衝過來的情景,可那些盡管聲勢浩大,卻沒有什麼讓人恐懼的地方。

但是看著華州軍衝鋒,卻是人人色變,對方的奔跑的速度不如那些狂奔的教民,可是方陣不散,隊列整齊,就這麼突了過來。

小跑前進的時候,保持隊伍不亂,放到今天來看是個很簡單的事情,拿到中世紀左右,這可是精兵的代名詞,甚至很多名副其實的精兵都做不到這一點,這個時代,隻有歐洲的西班牙王國開始類似的訓練,而且範圍不大,在這之前,隻有瑞士的步兵做到了這一點,但僅僅是那個時代的瑞士步兵。

要做到快速行進依然保持隊形,就需要在日常的訓練中進行隊列練習,比如說,對齊,向左轉,向右轉等等事項。

江峰在登州練兵的時候,就開始進行的這樣的訓練,當時許多人甚至包括來自歐洲的傑森霍根都是不理解,傑森霍根在西班牙的時候,隊列練習僅僅是在軍隊中剛剛開始,還說不上普及。

而且許多的士兵連左右都分不清,甚至有些教官都是如此,訓練隊列被認為是耽誤了許多時間,有這個時間不如讓士兵們去練習搏鬥的技藝和技巧,但是和華州的很多事情一樣,江峰堅持要做,並做下來了。

江峰對於隊列練習的重要性並沒有什麼理論的支持,但是他知道自己沒有穿越之前,學生的軍訓也要有隊列練習,體育課上要有隊列練習,新兵入伍的第一個訓練還是隊列練習,自己的智慧,自然比不了千百年的積累,用這個總是對的。

事實上,十五十六世紀在歐洲軍隊進行的隊列練習,大部分國家的士兵可以在隊形不亂的情況下,小跑著前進衝鋒,是被軍事史學家們認為古代軍隊朝著近代軍隊過渡的一個重要的標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