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忠明沉默不語,是在無言地抗議。
陳某見易忠明沒有反映,知道此主意被反對,連忙又換了一種口氣:“易老板的公司財大氣粗,陳某隻是小本經營,吃飯還得靠易老板這樣的朋友幫忙。自古是大人不計小過。宰相肚裏能撐船。易老板這次放陳某一碼,日後定有厚報。”
“別給我逗門子。我放你一碼,我回去後,怎麼交待。”易忠明一聽說“厚報”就來了精神。
陳某立馬聽出了這藏而不露的意思。“陳某手頭正有一樁大買賣,一定能賺大錢,不知易老板感不感興趣。”
聽說是“大買賣”,易忠明的胃口馬上被“吊”了起來。
“說來聽聽。”
“我們這裏有很多人買假鈔發了大財。”
“怎麼過買法?”
“易老板用真鈔按1比10或1比15的比例買進假鈔,運回重慶後,再用1比5或1比6脫手,隻要這一倒手,花花的鈔票不就到手嗎?”說完,陳某從衣袋中摸出一張50元的假幣遞給易忠明。
易忠明反反複複觀看,驚訝不己:“怎麼跟真的一模一樣。”
陳某順風使舵,“陳某介紹的買賣,還會有錯嗎?”
易忠明自然知道販賣假鈔是犯罪行為。但此時財迷心竅,早已把法律拋到九霄雲外。這幾年,易忠明的事業可說是一帆風順,可他並不滿足每月公司給他的千兒八百的工資。他渴望富翁般紙醉金迷的生活。每次往返重慶和廣州之間他都要想方設法倒騰一些私貨,小發一筆橫財。洋煙、洋酒、走私物品、甚至毒品,易忠明都幹過,每次都能賺過萬兒八千的。這一次聽陳某介紹,倒騰假幣能獲得高額報酬,貪婪之心迅速膨脹,便迫不及待起來。“能幫我換點嗎?”
陳某故意要吊易忠明的胃口,“眼下,風聲正緊,不好弄。這樣吧,等我弄到貨後,馬上通知你。”
易忠明揣上陳某還上的5萬元貨款和發財的夢想回到重慶過年去了。
一個月後,易忠明果真收到陳某的一封來信。信中稱:“貨已備齊,速來取。”易忠明揣上幾千元錢,匆忙趕到廣東。
這一次是易忠明有求於陳某。易忠明很識趣地隻字不提欠款的事。
陳某在家恭候著易忠明的到來。陳某心中盤算著如何躲過這筆欠款,見易忠明進後不提欠債的事,他也就更懶得去提這碼事。
陳某從一紙箱裏取出500張10元和50元麵值的假鈔遞給易忠明。“這是1萬元麵值的貨,看在朋友的麵子上,這批貨就算是陳某送給你的禮物。花完後隨時可以再來取。”
易忠明心中明白透徹。說是贈送,還不是羊毛出在羊身上。狡猾的陳某分明是在堵我的嘴。五萬元的欠款看來是可能再要不回來的。還不如就此作個順水人情。在社會上為自己多交一個朋友。再說受損失的還不是公司。自己分毫未報,何樂而不為呢?
易忠明裝模作樣地掏出皮夾子非要付款。“哪能讓朋友破費呢?”
陳某連忙把遞過來的錢擋了回去。“咱們朋友一場,這是一點小意思,不成敬意。”
是不是小意思,兩個人心照不宣。
易忠明挎上一萬元假幣後興衝衝地回到重慶,至於那五萬元欠款是如何在公司的帳本上衝掉的,就不得而知。說到易忠明個人從中獲得的好處費決不會少於這個欠款數。
一萬元假幣運回重慶,易忠明就迫不及待地要試用。
第二天晚上,易忠明帶著兩張50元麵值的假鈔人民幣來到石橋鋪街上。走到一家個體熟食攤前,要了2斤鹵鴨腳。易忠明遞給個體攤主一張50元麵值的大鈔。攤主把大鈔在眼前晃了晃,感覺鈔票的水印有些模糊不清,自言自語起來,“這不會是假吧。”
易忠明本想趁黃昏時昏暗的光線混過關,不料還是引起了別人的懷疑。當聽到那女攤主自言自語時,易忠明的額頭突然沁出一片冷汗。萬一這女攤主喊叫起來,自己就插翅難逃了。易忠明猛地伸手,把大鈔奪了過來,扭頭就鑽進了行色匆匆的人群中。
幾乎有半年時間,易忠明再也不敢輕舉妄動了。
到了9月份,易忠明驚心已定,見周圍不再有什麼危險,又想起了假幣。易忠明吸取了第一次的教訓,從一萬元假幣中精心挑選出那些印刷質量好、技術較逼真的鈔票確保萬無一失。這次果真出奇地順利。
易忠明用50元的大票去農貿市場購買肉食和水產品、香煙酒,用10元麵值的鈔票去坐車和買冰棍。在近一個月時間裏,易忠明瘋狂地花出去2000多元假幣,而且每次十分地順利。
10月份,易忠明帶著剩下的7000多元假幣再次到廣東找到陳某,一方麵是要求陳某收回這些花不出去的劣質產品,另一方麵是自己想再購進一些假幣。
陳某雖心中不悅,還是答應了他的要求。知道他遇到了一個難纏的主。與其這樣長期被他敲詐勒索,不如想法一次跟他搞定。陳某裝出一副為難的樣子,攤了攤手說:“現在手頭確實沒有了貨,聽道上的說,近期內也弄不來。”
易忠明嚐到了甜頭,豈會就此罷休。他似乎是在哀求地說:“幫幫忙,想想別的辦法吧?”
陳某眼珠子轉了轉,“辦法有是有,不知易老板肯不肯出這個價。”
“說來聽聽。”
“我有一個朋友,號稱民間造幣專家。上次你帶走的貨都是出自他的手。正巧,這位朋友就在廉江。俗話說:買別人的不如自己造的。如果易老板真心想學的話,我倒可以厚著臉皮去求這位朋友收你作徒弟。”
易忠明簡直是求之不得。“你的朋友真願意收我這樣的徒弟嗎?”
“看在我的麵子上,他一定會答應。”陳某直想快些把易忠明轟走,永不再見,這樣的忙自然樂意幫助。
當晚,陳某帶著易忠明來到一家旅館,拜見這位民間造幣專家。
這位專家自稱姓劉,道上的人都叫他“財神爺”,其真號實姓誰也不知道。50多歲,操廣西口音,個頭不高且頭發稀落,十指短而粗,象小鬆樹枝一樣。“財神爺”四處誇下海口,稱自己這一輩子是“一把刻刀走天下”,由此得了一外號:“劉一刀”。
陳某把易忠明介紹給“劉一刀”。易忠明剛見麵一口一聲地叫師傅,還遞上1000元現款,說是拜師錢。
劉一刀深為有這樣誠心孝民的弟子所感動,當即滿口答應收易忠明為徒弟。
行過師徒之禮後,陳某離開了旅館,也離開了易忠明。他從此再也沒有見到易忠明來登門討債了。
易忠明大喜過望,把“劉一刀”尊奉為“財神爺”,畢恭畢敬地把“劉一刀”請到重慶的家中。
為了不使徒弟失望,到重慶的當晚,“劉一刀”就在易忠明的房間裏從背包裏拿出工具,現場拓印一張50元鈔票作示範。易忠明拿著這張幾乎可以亂真的假鈔欣喜若狂。從此,“劉一刀”就棲身在易忠明家中。白天,易去單位上班,晚上就誠心跟著“劉一刀”學習拓印術。半個月,易忠明親手拓印出了一張50元麵值的鈔票,其技術水平已超出了師傅。易忠明看著經過自己的雙手,一張白紙竟神奇地變成了一張花花綠綠的鈔票,禁不住手舞足蹈,其神態近似顛狂。在房間裏,易忠明捧著自己的“傑作”又喊又叫:“我要發大財。我要成為億萬富翁……”
看著徒弟的傑作,“劉一刀”會意地笑了。拍著易忠明的肩膀說:“好樣的,你終於出師了。”這一晚,易忠明徹夜未眠。他幻想著自己將會擁有汽車、別墅,會一步進入富人階層,過上人上人的生活。
臨別時,“劉一刀”贈送給徒弟一把刻刀作紀念,還留下了一些特殊的紙張和藥水。易忠明遞上了一個1000元的大紅紙
包。“劉一刀”離開重慶後回到了廣東。
易忠明自認為技術到手,按捺不住發財的欲望。當“劉一刀”剛離開重慶時,易忠明就自個兒開起爐灶,一口氣拓印了10元麵值的鈔票10張。第二天,易忠明在一個個體煙攤前用10張假鈔順順當當地換回了一條雲煙。
首戰告捷,易忠明在自家的陽台上搭了一個十分狹窄的小屋,作為造偽的暗室。為了弄清“劉一刀”留下藥水的化學成份,易忠明帶著藥水找到某實驗室,求一朋友幫助進行化驗。幾天後,朋友告訴易忠明:“藥水的成分是弄清楚了,但這種藥水屬國家專控,不在市麵上出售,也無法兌製。”易忠明不死心,又帶著“劉一刀”留下的紙條四處找人辨認,可誰也說不清那是什麼紙。象宣紙,又象皮紙。易忠明親自到幾家紙品公司求購,也沒有發現類似的紙張出售。
到此,易忠明不得不徹底死了這條心,自古師傅帶徒弟都會留下一手,此話一點不假。“劉一刀”把拓印技術傳授給了徒弟,但把紙張和藥水的配方“留了一手。”拓印鈔票技術和配方都至關重要,缺一不可。“劉一刀”隻傳授技術,不傳授配方,這一招確實很刁。
好在“劉一刀”在徒弟出師時都會把一些紙張和藥水贈送給徒弟,留作紀念,也作徒弟開業的資本。“劉一刀”給易忠明留下了上百張的紙張和藥水。易忠明利用這些紙張和藥水躲在密室裏精心製作,在一年的時間裏,斷斷續續製作出麵值6000多元的假幣。大部分的偽鈔已被易忠明利用購買小件的物品以大換小投放到社會。
1991年春,“劉一刀”再次流浪到了重慶,仍落腳在易忠明這位得意門生的家中。“劉一刀”每次出遊都盡可能投靠在弟子家中。不單是為了節省旅費,主要是出於安全的考慮。這恐怕也是“劉一刀”作惡多年而不曾失手的訣竅。
“財神爺”臨門,易忠明更是恭敬有加。讓出自家南麵的房間給“財神爺”住,自己住北房。易忠明沒有結婚,一人生活,又有二居室,極大地方便了他的造偽活動。易忠明從不把自己的朋友親戚隨便帶進家門,因此,那間造偽的密室別人也不會知道。易忠明在家造偽也從未引起左鄰右舍的懷疑,隱藏極嚴,造偽幾年,都沒有被公安機關發現。
沒有了紙張和藥水,易忠明被迫輟業。已有月餘不曾捏過刻刀了,也斷了自己的財路。正當焦急萬分的時候,“劉一刀”的到來,易忠明喜出望外。
易忠明見麵的第一句話就是:“可把你盼來了。”
“劉一刀”輕輕一笑:“是不是沒有紙和藥水啦。”
“你一猜就準,真是諸葛孔明。”
“你是我徒弟,我能不知道嗎?估摸著,這一年時間,那些紙和藥水已經用完了,可能正盼著我。”
“劉一刀”越表白越增強了易忠明對自己的崇拜之情。
在這一年時間裏,易忠明自己發展了兩個夥伴加盟造偽活動。一個是自己的親戚易本雲,兩人是一塊長大的夥伴,情同手足,平日無話不說。這年春節,易本雲到易忠明父母家拜年,兩人談起做生意賺錢的事時,易忠明向他透露了自己正在造假幣的事。易本雲本是一個見錢眼開,要錢不要命的亡命徒,聞到了“腥味”豈肯鬆口。從此,易本雲第一個入了夥。這時候,正是紙張和藥水告罄的時候,活兒不多,易本雲也沒有多少事可做。
有一次,易忠明給了易本雲1O張10元麵值的假鈔讓他去買酒。易本雲拿著這100元假幣來到一家煙酒商店順順當當地買了一瓶郎酒,還得到幾十元零錢。第一次就這樣出奇地順利,立馬就調起了易本雲的胃口。這時,易忠明的密室已沒有了原材料,也就不再有產品了,剛嚐到鮮的易本雲覺得奇癢難受,整天和易忠明一起望眼欲穿地盼望著“財神爺”的到來。
“劉一刀”出門有幾件事決不會告訴任何人,包括自己最得意的子弟。一是隱名埋姓,不帶居民身份證,也不往旅館賓館,免遭麻煩。二是保密住址和家人姓名。別人問急了時,他一會兒說是廣西人,一會兒說是廣東人,有時也胡編一個地點,在地圖上怎麼也找不著。三是行蹤莫測。“劉一刀”終年如閑雲野鶴一般,來去無蹤,令人難以琢磨。他能在任何時候,任何地點,與自己的子弟聯係上,子弟卻永遠也不知道“師傅”身居何處。因此,當易忠明的紙和藥水用完的時候,隻有幹等“財神爺”送貨上門。
對易忠明來說,“財神爺”的意外出現確實是喜從天降。不但又可以得到紙張和藥水,還能與師傅再度切磋技藝。“劉一刀”到重慶的當晚,易忠明趕緊通知了易本雲。“劉一刀”在易的腦海裏,經易忠明的胡吹下,已成為了一尊“活財神”。易本雲聞訊後,迅速趕到易忠明家。
易忠明向“劉一刀”驕傲地介紹了自己招幕的這位夥伴。“劉一刀”為了不使易本雲失望,也想在弟子麵前露一手,在客廳裏的飯桌上,擺出了一件件工具。10分鍾時間,一張百元的票兒造出來了。易本雲把偽鈔放在燈光下亮了一下,水印和色彩跟真的一模一樣,連連稱讚“神啦,真神啦”。當晚,易本雲就用這張100元的鈔票到副食品店買來了一大批幹鮮果品,在易忠明家擺起“龍門陣”,師徒三人屈膝談心,通宵達旦。
第二天,“劉一刀”又親自製作了10張百元的鈔票送給易本雲留作紀念。誰知,貪婪的易本雲卻將這10張大鈔交給自己的老婆去采購百貨。易本雲老婆沒有去百貨店采購,而是把這筆錢去還了一位熟人的欠債。那熟人發覺鈔票可疑,拒絕接收,兩家爭吵得不可開交。那熟人一氣之下,扯著易本雲的老婆到了派出所去評理。至此這筆大鈔才大白於天下。易本雲的老婆當場被扣押。立即審訊。聽說是假鈔,易本雲的老婆嚇得魂飛魄散。民警搜查易家也沒有發覺別的假鈔。審問易本雲的老婆,她一口咬定錢是在開飯館時,一名顧客交的飯錢。追問那顧客是誰,她自然答不上來。自始至終,她也沒有把自己的丈夫交代出來,使易本雲僥幸躲過一難。由於證據不足,派出所也隻得按誤入假鈔來論處,關押了幾日,易本雲的老婆無罪釋放。
易本雲的老婆拚死保護下了自己的丈夫,但卻嚇跑了“財神爺”。一聽說易本雲的老婆出事的消息,“劉一刀”收起工具,連夜就搭乘一艘江輪離開了重慶。不過,在臨別時,給易忠明留下一大堆紙張和藥水,足以保證易忠明在密室裏折騰很長一段時間了。“劉一刀”的匆忙離去使原來商定易本雲拜“劉一刀”學藝的事也就泡湯了。易本雲還隻得做易忠明的幫工,主要負責推銷易忠明製作的產品。
“劉一刀”走後不久,易忠明又物色到了一位幫手。此人叫田茂思,大專美術科畢業,能寫會畫,頗有些才氣。因為幫不法書商繪製淫穢書刊畫麵插圖,被公安機關勞教二年。解除勞教後,一直找不到工作,就四處流浪。
一次,易忠明在沙坪壩遇見了田茂思。兩個人早已認識,常有來往,相互是知根知底的。易忠明害怕銷售假鈔時失手,想尋找一個“替死鬼”。正為生計犯愁的田茂思不加思索地同意了易忠明的邀請。田茂思也是光棍一條。投靠易忠明後,田的吃喝拉撒就全在易家了,易忠明知道田茂思小有天才,尤擅長雕刻,於是便對田茂思說:“聽說你擅長雕刻,能幫我刻一枚50元的水印圖章嗎?”自從踏上這條賊船,田茂思已是奮不顧身了。易忠明收留了他,給他吃住,使他這條四處遊蕩的餓狼有了一個溫暖的依靠。既是報恩,也是攜手,田茂思立即答應了易的這一要求。
田茂思從街上買回來一枚木質圖章,聚精會神地趴在桌上刻了2個多鍾頭。使用後發覺效果不理想,於是重新打磨,重新雕刻,整整花費了一個星期的時間,刻製出一枚精致的5O元水印圖章。易忠明看後大加讚賞。從此以後,三條幽靈整日躲在密室裏,瘋狂地製作大量逼真的假鈔。製作出的假鈔都是通過易本雲和田茂思之手投放到金融市場。在不到半年的時間裏,經易、田兩人之手投放的假鈔隻少在2萬元以上。在重慶的各主要商業網點和繁花地段都有出自易忠明之手的假鈔出現。
這年秋天,易忠明三人害怕長期在重慶活動,事情敗露翻船,決定遠走他鄉。易忠明終於辭去了那份令人羨慕的工作,真正成為了一名造幣專業戶。易忠明、易本雲、田茂思攜帶工具先後流竄到雲南、貴州、廣東等省份,他們走到哪裏,偽鈔就出現在哪裏。
易忠明等人的瘋狂造偽行徑;早已引起了重慶市公安機關的高度注意。市公安局專門成立了偵破小組專事偽鈔案的調查。經過周密的調查取證,徹底掌握了易忠明等一夥的造偽事實。這一年冬天,易忠明三人行遊五省後,又回到了重慶。這一回等待他們的不再是花團錦簇的美好生活,而是高牆圍繞的牢房。易忠明回家的當晚,就被等候多時的公安幹警緝捕歸案。
年輕的易忠明在致富的路上,確實選擇了一個重大的“轉機”,但這次“轉機”並沒有讓他徹底致富,沒有幫助他步入富貴階層,而是把他引向了沉重的鐵窗生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