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秋高一日,鄉野青生登黃榜(2 / 2)

韓頌以為自己說中了他的想法,還想繼續譏諷,不料黃洋此時神情嚴峻,一臉冷漠。他盯著韓頌的眼睛,一字一頓認真說道:“想笑就笑吧,等下你就笑不出來了!”

沒有理會韓頌的神情,黃洋似是變了一個人,一臉憂鬱。

“你的確根骨異於常人,我先前說你骨骼經脈尚未定型也是真的。如今你已大禍臨頭,我也不想要你身上這點銀錢。本來看你麵帶英氣,以為你命數不凡,想來和你攀些情分,卻沒想到你竟是如此不走運。明明萬裏無雲一片大好的前程,轉眼間就陰雲密布性命堪憂,看來你果真是根骨不定命數亦不定。韓公子,這些話我本不該對你說,但既然說了你也不要在意,且當我隨口胡言。你要是還沒吃過午飯,那就趕緊離了這紅牆下出城去,說不定……”

黃洋的話還沒說完,一聲清脆悠揚的囉聲響徹學政衙門外的紅牆下。原來是一名生的魁梧的小吏敲響了一麵黃銅大鑼。

欽差張自遠走向小台,麵對這台下的一千多士子學生,伸出雙手擺了擺示意大家注意並且安靜下來。

欽差出馬,頓無喧嘩。

紅牆之下所有的士子學生都眼巴巴地盯著走上小台的張自遠,似乎他生的比春香院的花魁還要動人。這當然隻是玩笑話,隻是這些士子們盯著張自遠,眼神中無不是流露著炙熱的光芒,便是徐子鷗和陳子林也不能免俗,兩人雙眉微皺,牢牢盯住張自遠的一舉一動。韓頌站在人群邊緣,也踮起腳往裏望去。

被冷落一旁的黃洋長長歎了一聲,悄然轉身離開。他剛走幾步,就被過來的兩位軍士攔住趕回。他自言自語了一句:“這下你想走也走不掉了!”

張自遠在台上說道了一番,意思大概就是皇恩浩蕩,你們這群小子中有一部分就要鯉魚躍龍門從此步入廟堂,要時刻記得為人民無服務,為陛下分憂之類。說了一陣,他自覺差不多了,便悠然退了,複又請上太守郭壽甫來台上講話。這郭壽甫大大咧咧,毫不含糊。在小台上一說就停不下來,張自遠不好打斷,便由學政韓天隆上前提醒時辰到了。郭壽甫嘿嘿一笑,道了一聲失態失態便又請上了張自遠。

這番鬧騰這些套話,落在韓頌眼中很是不快,不過在其他的士子學生們看來,簡直就是一劑猛藥,看他們一個一個躍躍欲試,韓頌心裏不免好笑:這時高興得太早,怕是你們待會捏著臉都笑不出來。

被軍士趕回來的黃洋離著韓頌遠遠站著,心不在焉。

複是一聲鑼響!

紅牆下負責計時的小吏抹了一把濁汗,趕緊收拾東西退回學政衙門。另外候著的兩名小吏走上小台恭恭敬敬地護住那張黃色卷軸走上木梯,紅牆之上早頂入了掛釘。他們兩人將黃榜掛定之後,護住黃榜的手同時一鬆,明黃色的卷軸緩緩落下,在紅色的院牆反襯下竟是金光閃閃。

紅牆下的士子們瘋狂地湧向前去,兩眼在黃榜上仔仔細細來回搜索,一個字要看上三遍才肯放過。

韓頌遠遠望去,黃榜之上字跡工整地寫滿了密密麻麻的文字。走近一看,隻見到一堆從未聽過的名字。

林術同、張太閑、歐陽儒林、李楷、趙辛鶴、葛思存、馬竣……不出意料,徐子鷗和陳子林的名字也在黃榜之中。

韓頌繼續往下看,長長的黃榜名字密密麻麻,看的眼睛都快花了。正在韓頌沒有尋到自己名字大失所望的時候,前方一名士子突然指著黃榜最下方的一個名字大聲說道:“你們看,這兩個字為何字跡不同?”

聽到這話,士子們紛紛往黃榜最下方看出。果然黃榜最下方,單獨列出一行,與上麵工整字跡不同,兩個字勾連流暢一氣嗬成,正是上好的行書。韓頌眼睛前忽然一亮,媽的,那兩個字不就是自己的名字——韓頌嗎?

哈哈,中了,果真中了!韓頌大叫一聲,興奮得手舞足蹈。果然那陳義老道沒有說假話,自己當真是金榜題名了!

韓頌還在自顧自地陶醉著,這時,台上傳來一聲聲似孩童的嗬斥:“來啊,把他捉起來!”

走過路過不要錯過,看得爽了賞個錢嘞!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