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亂世豪雄篇 第十二章 旌旗未卷 第二十六節(2 / 3)

“如果繼續維護大將軍的權柄,當年董卓擅權亂國之禍近在咫尺,你要知道,即使我們想穩定社稷,想中興大漢,但那些以拯救大漢社稷為己任的門閥士人會給我們時間和機會嗎?不會的,他們會誓死相搏,所以我們隻能維護行台,維護小天子的絕對權威,隻有這樣我們才能贏得一部分門閥士人的信任,也隻有這樣才能和門閥士人共掌權柄,維持社稷的穩定,繼而實現中興大業,實現大漢的長治久安。”

“我們有選擇的機會嗎?”李瑋搖搖頭,苦笑道,“子烈兄,我們已經沒有選擇的機會了,我們隻能幫助小天子奪取晉陽的權柄。”他猶豫了片刻,渭然長歎道,“對大將軍和長公主來說,這何嚐不是一種解脫?其實,他們自己也知道,他們要想繼續掌控權柄,就不能結為夫婦,若想結為夫婦,就必須交出權柄,否則,天下大亂之期,指日可待。”

“目前形勢明擺著,大將軍迎娶長公主後,一個讓天下人擔心了十幾年的噩夢變成了事實,漢祚能否保住僅在大將軍一念之間,試問此刻誰還敢相信大將軍的忠誠?當今天子也罷,南方叛逆也罷,門閥士人也罷,甚至連我們自己北疆中的某些勢力也罷,馬上就會群起而攻之,即使我們借助北疆強悍的武力血腥鎮製,但這又能維持多少年?這距離我們中興大漢的夢想有多遠?天下的百姓又要遭受多少苦難?”

徐榮想了很久,終於頹然長歎,“罷了……”

三月上,益州劉備率軍攻擊隴南,華雄、陳好、司馬懿、魏延等率軍阻擊。

三月上,周瑜趕到廬江會合魯肅,孫權也派程普領五千人馬趕到了淮河南岸,兩支大軍先後渡過淮河,和雷重的豫州軍對壘。

三月上,徐州的曹操乘著雷重率豫州主力陳兵於淮河之際,突然出兵奔襲梁國睢陽。漢軍死守,並向兗州高順求援,高順命令昌邑的魏續率軍南下攻擊小沛城,威脅彭城。雙方隨即在梁、沛兩地連續交戰。

三月上,荊州援軍在劉琦、蔡瑁的指揮下,向新野發動了攻擊。

天子詔告長安,命令大司馬徐榮、丞相李瑋即刻督運糧草,幫助大軍在南陽戰場展開決戰。

然而,長安在經文學各派聲勢浩大的論辯之中,在大臣們對國策的互相指責和詰難之中,在丞相連遭刺殺之後,逐漸陷入了癱瘓,對越來越混亂的局勢竟然束手無策,遲遲拿不出行之有效的措施。

三月中,驃騎大將軍趙雲奉旨北上晉陽,征詢大將軍和長公主對當前局勢的處置意見。趙雲走後,朝中大臣都在等待觀望,上至大司馬、丞相等輔弼大臣,下至諸府官吏掾屬,均無心處理政務。長安形勢愈發撲朔迷離。

太仆卿崔琰麵若寒霜,匆匆走進書房。早就等在書房中的郗慮、趙商、公孫方、王基、國淵等人起身相迎。

“楊彪老大人怎麼說?”崔琰坐下後,望著趙商問道,“他是不是和我們一樣,堅決反對複興正統儒學?”

趙商手撚長須,沉吟良久,在崔琰期待的目光中,無奈地搖了搖頭,“我從老大人那裏聽到一個不好的消息。”

崔琰麵無表情,等著他繼續往下說,“晉陽王澤書告老大人,說丞相李瑋在離開晉陽前,曾談到官學改製,他有意增設學官,把今、古文經學、正統儒學、甚至醫學、道學都納入官學,立學官,建分科,設博士……”

“無恥小人……”崔琰不待趙商說完,一巴掌拍到了案幾上,“李仲淵這個背信棄義的奸佞。當年大師辭世之時,他曾親口對我們承諾,說新經學世世代代都是大漢的官學。這才幾年?他竟然自食其言,出爾反爾……”

“李仲淵不死,大漢社稷遲早都要毀在他手上。”公孫方怒聲罵了兩句,忿忿不平地說道,“今、古文經學一旦成為學官,和新經學一樣成為官學,那麼官學實際上就是包含三家經文學的儒家學說,這樣一來,正統儒學就可以堂而皇之、名正言順地成為學官,和三家經學一起成為大漢官學。”

“李仲淵太狠毒了,竟然用這種辦法拉攏今、古文經學兩派世家大族,分裂經學世家,然後打擊我們新經學派,讓新經學派成為眾矢之的。”公孫方仰天長歎,“季珪兄,如今形勢對我們非常不利,你是不是想辦法去一趟晉陽,尋求大將軍和長公主的幫助?憑大師當年的聲望,一旦出了什麼事,大將軍和長公主絕不會坐視不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