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麥克阿瑟大帥預言的西南太平洋戰線的悲觀前景,杜魯門總統從理智上也是表示認可的。
可是,合眾國目前真的沒辦法給澳大利亞聯邦政府提供任何支援了……杜魯門總統搓著手苦笑起來——自從進入一九四六年的夏天以來,各種使人心灰意冷的壞消息一直象潮水般瘋狂地湧往白宮。
巴頓將軍的陸軍在日本戰場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大潰敗,一口氣損失了三十多萬兵力,整條戰線後退了近千公裏,眼下還每天都在挨轟炸,隻有上帝才知道日本人是怎麼像魔術般變出了那麼多的戰艦、坦克和飛機。
哈爾西將軍的艦隊被一場大台風摧毀了四分之一的艦艇,本人黯然離職。而為了抽調艦隊回防夏威夷,五角大樓不得不從西南太平洋大踏步地後撤,放棄了之前辛苦打下的斐濟群島和新喀裏多尼亞,本土跟新西蘭之間的航線重新變得危機四伏。而新西蘭已經在殘酷的戰爭之中損失了接近五分之一的人口,並且被毀滅了全國幾乎所有的工業設施,如果沒有美軍的大力援助,新西蘭人已經再也無力抵抗日軍入侵。
此外,更東邊的美屬薩摩亞群島也眼看就要不保……所以,前不久奉命前往珍珠港接替哈爾西上將的奧布裏.菲奇中將,剛剛發來電報哀歎說,如今太平洋艦隊不僅實力劇減,而且充滿了悲觀情緒,士氣“低到無可再低”,很多高級將領的頭發都變白了,好多人還在遵醫囑吃鎮靜劑。雖然菲奇中將還在努力給部下打氣,說什麼“盡管我們又挨了一次猛揍,但是我對於最後的勝利毫不懷疑。”但已經無人肯聽。
在近期的太平洋戰場上,合眾國唯一可供宣傳的勝利,就隻有麥克阿瑟收複菲律賓的捷報……但這並不能扭轉合眾國在戰略全局上的頹勢,也不足以再次提起合眾國民眾低落到無以複加的士氣。
另一方麵,美利堅合眾國自己的海陸軍固然是把仗打得一團糟,白宮的各個盟友也普遍是爛泥扶不上牆。
在歐洲,英國人和他們拚湊的反蘇同盟,跟蘇維埃巨熊和歐洲各國的赤色分子鏖戰良久,幾乎是什麼招數都用盡了,但依然無法阻止蘇聯紅軍的鐵甲洪流,充其量隻是稍微阻滯了對方的腳步——在越過比利牛斯山脈之後,蘇聯紅軍隻用了不到兩個月,就在西班牙赤色分子的遍地起義策應之中,輕鬆碾碎了佛朗哥將軍的微弱抵抗,成功開入了首都馬德裏,如今正在逼近葡萄牙的東部國境。眼下的裏斯本已是一片風聲鶴唳,薩拉查總統已經宣布將政府遷往大西洋中央的亞速爾群島。而丟失了首都的佛朗哥將軍,則率領殘餘的政府軍,跟英國遠征軍一起退守西班牙最南端的安達盧西亞,準備背靠直布羅陀要塞進行最後的抵抗……
在南亞,丘吉爾首相利用大英帝國最拿手的攪屎棍手段,贏得了一場不值得稱道的外交勝利,從地圖上和法理上收複了大半個印度,算是大英帝國這些年屢戰屢敗的無盡陰霾之中,一抹難得的珍貴亮色……但其價值也僅止於此了,在共同反對布爾什維克的旗幟下,印度的王公和土著勢力實際把持了一切權力,對英國隻剩下了禮貌上的臣服。權威盡喪的大英帝國,今後恐怕再也難以從印度次大陸壓榨出多少財富來填滿國庫。除非倫敦白廳能夠重新投入數十萬大軍繞過半個地球進行遠征,再打一場印度征服戰爭——但這明顯是不可能的事情。未來的印度還會在戰火中動蕩,但無論最終勝利者是誰,都已經跟大英帝國的榮光毫無關係了。
在東南亞,丘吉爾首相依然興致勃勃地嚐試著各種軍事冒險和外交遊戲,試圖以一支極為迷你的遠征軍和大英帝國的百年威望,重演在印度次大陸贏得的紙麵勝利,然而結果卻是連印度這樣紙麵上的勝利都無法獲得——在一番缺乏武力後盾的恫嚇與訛詐之後,越南、緬甸、馬來亞、印尼的民族主義領導者都明確認為英國佬這是在侮辱自己的智商,嚴詞拒絕向大英帝國臣服。而丘吉爾能做出的唯一反應,就是展開炮艦外交,讓他那支部署在東方的小艦隊到處炮擊港口,或者偶爾來個登陸偷襲。但卻沒有兵力擴大登陸場,也無法長期穩固地占據某個港口,更不用說深入潮濕蠻荒的熱帶雨林內陸,清剿那些多到數不清的土著人起義軍了。
——現在畢竟早已不是大航海時代初期,皮薩羅和科爾斯特隻帶著一支幾百人的白人探險隊,就能夠輕易征服一個有色人種大帝國的年頭了……而東南亞的各個土著民族,也不是對現代戰爭一無所知的野蠻人。
搞到最後,英國佬如今在東南亞的炮艦外交,已經完全變成了泰國人擴張領土的免費打手。各路泰軍在美援軍火的支持和英國艦隊的協助之下,對馬來半島、老撾和柬埔寨發動了全麵進攻,目前已經奪取了超過十萬平方公裏的土地……但就算是按照最自欺欺人的觀點,也很難說這樣的戰績對美英方麵有何意義。
在東北亞,美國自己扶植的盟友也是一樣的令人絕望——在朝鮮半島,那個勉強拚湊起來的“大韓民國臨時政府”,在首都漢城掙紮了幾個月之後,終於還是被得到海量蘇聯援助物資的赤色分子給淹沒了。
而在更加關鍵的中國戰場,雖然白宮和唐寧街十號已經竭盡了最大程度的努力,不僅冒著被日本潛艇伏擊的危險,一次次地組織護航船隊橫渡太平洋,給蔣委員長送去盡可能多的軍火物資,甚至還不惜親自上陣,讓史迪威帶著一支盟軍進駐長江三角洲,讓香港的英軍協防廣州,又組織了一支遠征艦隊深入中國內河,幫助蔣委員長守住長江防線……但最終還是沒能阻止國民政府的繼續兵敗如山倒,再次丟失了首都南京……
——早在美軍來到中國大陸之前,中國工農紅軍就已經從上遊的武漢和重慶等地渡過長江,在湖南、江西、廣西和廣東戰場上勢如破竹,把蔣委員長的勢力逼到了沿海一線,所謂的長江防線早已失去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