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704章、郵輪上的日本(下)(2 / 3)

除此之外,克裏姆林宮還打起了各個戰敗國海員的主意。隨著斯大林的一聲令下,數十萬納粹德國海軍的水兵就被拉出戰俘營,經過甄別剔除掉一部分鐵杆納粹分子之後,剩下的人都被板著臉的蘇軍政委給了兩個選擇:要麼在西伯利亞流放十年,繼續啃著黑麵包修理地球,享受勞動營犯人的待遇;要麼到依然戰火紛飛的日本海域當三年的民船水手,按照被俘前的原有軍銜,薪水待遇跟紅海軍各級官兵看齊,出海有額外津貼,在德國的親人還可以參照紅軍戰士家屬待遇,享受特等食品配給,萬一死了也有優厚的撫恤雲雲。

於是,托普中校和他的部下們毫不猶豫地選擇了到日本去開船,然後就被賞了一盒香煙和一頓飽飯,隨即被塞上了通往符拉迪沃斯托克的火車。因為托普中校的資曆,還沒出發就直接被任命為一艘郵輪的船長——當然,由於信任度不夠,他這個船長要隨時接受一位政治委員的監督,而托普中校也表示理解。

接下來,對於這趟前往東亞的旅程,托普中校有種挺奇怪的感覺,就是隨著火車越來越靠近日本前線,提供給他們的夥食反而變得越來越好了。配給的主食不知何時突然由黑麵包變成了白麵包和甜餅幹,配菜也是從無到有,從少到多。起初隻有酸黃瓜,後來又有了小魚幹,再後來還有了土豆和鹹肉煮成的濃湯。

尤其是滯留在符拉迪沃斯托克港口,等船去日本的那幾天,托普中校和他的部下們居然每天都能飽飽地吃上一頓被稱為“社會主義聖餐”的土豆燉牛肉,外加啤酒、飯後甜點和水果——雖然就連蘇聯人自己也說不清楚為啥要把土豆燉牛肉定義為“社會主義聖餐”,簡直跟他之前還是王牌艇長的時候吃得一樣好了。

而根據他在符拉迪沃斯托克街頭親眼目睹的景象,也是處處一片繁華喧鬧,簡直看不出這個國家正處於一場殘酷的戰爭之中——市區街巷幹淨整潔,街頭車流往來繁忙,路上行人衣冠楚楚,看不出有誰是挨過餓的模樣,充滿了朝氣蓬勃的活力。一眼望不到頭的商店櫥窗裏,各種精美的商品琳琅滿目,有很多東西甚至是托普中校從來都沒有聽說過的……上帝啊,這真是那個以窮困而著稱的俄國嗎?

在前王牌艇長托普中校這個觀察者的眼中,城裏唯一可以顯示出些許戰爭痕跡的東西,恐怕就隻有街頭行人的男女比例了:在符拉迪沃斯托克的街頭,青壯年男性的數量明顯偏少,商店的店員幾乎都是女性,連開公共汽車的都是女司機,即使偶爾有幾個小夥子出現,也多半穿著軍裝。

但是,相比於已經被摧殘成一片廢墟的德國故鄉,這裏已經絕對稱得上是社會主義天堂了。

想想故鄉那些每天連土豆都未必吃得上的親人,前王牌艇長托普中校的心中不由得生出了一絲黯然,但是既然已經戰敗,也就隻有認命了……幸好,既然自己誌願到東方來開船,家裏的親人應該能夠得到一些有待,日後或許還能寄一些錢和食品包裹過去,幫助他們熬過這個艱難的年月……

——所有的一切榮耀、理念和夢想,都已經隨著戰敗而煙消雲散,眼下唯一需要關注的就是如何活下去!

當然,這些好處不是白來的,這不,才剛到地頭,他們就被拖去開工了……

遠洋郵輪“流川丸”的空曠輪機艙裏,此時正是漆黑一片。哐哐的敲擊聲在黑暗中回蕩,在托普中校的率領下,幾個前德國海軍的U艇水兵雙腳叉開,坐在滿是油汙的鋼鐵地板上,跟一台發電機組較著勁。每個人的口裏都咬著一隻手電筒,地上擺滿扳手、螺絲刀、尖嘴鉗等等工具,還有幾張複雜的電路圖。

折騰了足足兩個小時之後,直到手電筒的電池快要耗盡最後一絲電能,原本死寂的發電機組終於隆隆地運轉起來,幽暗的艙室一下子變得燈火通明。水兵們則紛紛將手裏的工具丟到地上,疲憊地吐了一口氣。

“……哎呀,真是太感謝你們了!這下咱們的船總算可以自己發電,不用再從岸上接電纜了。”

“流川丸”號上的日共政治委員和原來的代理船長,一名矮小精瘦的日本大學講師,操著一口非常蹩腳的德語說道,語氣謙卑得誇張,還帶著一種如釋重負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