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704章、郵輪上的日本(下)(1 / 3)

從西向東橫跨了整個歐亞大陸,又渡過了比波羅的海還要廣闊的日本海,終於抵達了神秘的東方島國,以及德意誌在這場戰爭之中的盟友……可惜現在同樣都成為了蘇聯人的仆從國。

站在大阪港的碼頭上,望著眼前這艘即將由自己擔當船長的日本遠洋郵輪“流川丸”,埃裏希.托普中校心中湧起了一股說不清道不明的滋味。作為一名大西洋上的海狼,他也曾經無數次在戰鬥間隙的閑暇時光,想過自己如果能活到戰後,又該去做些什麼,而民用船隻的船長顯然也是一種很合理的轉業前途。

但埃裏希.托普從來都沒有想到,自己居然會在戰爭還沒結束的時候就去開郵輪!而且還是蘇聯人安排的工作,工作地點則是祖國在戰時的東方盟友——這樣的反差真是夠微妙的……不過,“押送”托普中校前來工作崗位的蘇聯士兵,顯然沒有心思去考慮他的情緒,而是很不耐煩地朝他背後推了一把。在對方的粗魯催促之下,托普中校也隻得歎了一口氣,無精打采地登上了郵輪“流川丸”的舷梯。

——埃裏希.托普中校,這位出生在漢諾威的德國海軍軍官,眼下才剛滿三十歲,但卻已經是前納粹德軍的王牌U艇指揮官之一,指揮“紅魔艇”U-552擊沉艦艇二十萬噸的世界第三號U艇王……而且排在他前麵的兩位U艇王,眼下都已經戰死了,所以埃裏希.托普中校如今已是當之無愧的全球潛艇第一王牌。

不過,雖然有著如此光鮮輝煌的戰績,如此卓越成功的軍人生涯,但是隨著納粹德國的戰敗投降,托普中校還是隻能乖乖地走進蘇聯戰俘營,先是一通詳詳細細的審問,然後被打發到西伯利亞開墾荒野修理地球——在整個蘇聯時代,甚至更早的沙俄後期,開發西伯利亞都是一樁極為重要的戰略性任務,隻有將這片不毛之地開發出來,而不是像南極洲一樣隻是擺在地圖上好看,俄國才能真正成為一個超級大國。

然而,開發西伯利亞需要大量的人力,俄國本身又是地廣人稀,斯大林這位鋼鐵慈父一方麵用愛國主義和奉獻精神來動員共青團員,另一麵又強製遷徙這樣敗人品的損招,湊出的人手也遠遠不夠。如今,蘇聯紅軍在戰爭中先後抓了二百多萬歐陸軸心國俘虜,之後還有不少英國俘虜、西班牙俘虜和葡萄牙俘虜,自然不肯輕易放過——這些戰俘可都是上等的精壯勞動力,而軍旅生涯又讓他們養成了服從命令的紀律性習慣,學會了一些基本的技能,最後,他們的戰俘身份又使得他們可以被任意驅使,勞動效率比一般人高多了。所以,凡是沒犯下大罪的德國戰俘,基本上統統都被打發去遠東地區的集體農場和勞動營開荒種地,以及修建西伯利亞鐵路和其他基礎設施。反正蘇聯是不養廢物的,不勞動者不得食,不幹活就餓死凍死吧!

於是,托普中校就這樣告別了他的潛艇和北大西洋的波濤,來到西伯利亞的莽莽雪原之中揮舞起了伐木斧和鋤頭。期間的各種缺吃少穿、各種水土不服,各種高強度勞動,自然不必多提——蘇聯提供給戰俘的住處是破破爛爛的小木屋,食品配給是四個人分享一條摻了大量麩皮的黑麵包,除此之外就隻有土豆、圓白菜和蕎麥煮成的菜粥,偶爾有一點鹹魚改善夥食,而每天卻要勞動至少十二個小時,基本就是農奴的待遇。

事實上,直到四五年德國戰敗滅亡才被俘的托普中校,還算是來得最晚,苦頭吃得最少的一批人,前麵幾批戰俘的日子還要更加難熬。在托普中校和他的艇員們抵達西伯利亞的四五年夏天,戰俘勞動營的夥食已經有了很大改善,至少戰俘每天吃的菜粥,已經濃稠得可以把勺子插進去都倒不下來,然後還有了少量的砂糖和肉類配給。但盡管如此,在西伯利亞熬了一個冬天之後,托普艇長的體重還是下降了足足五公斤。

不過,托普中校並沒有在西伯利亞的小木屋裏待上多久,因為到了四六年的春天,隨著日本赤色政權的成立和【年代性自動售貨機】的啟用,社會主義陣營在遠東的海麵上一時間猛然擁有了數以千萬噸的軍用和民用船隻(都是狂印鈔票從【年代性自動售貨機】裏兌換出來的),都到了可以用遠洋郵輪當難民營的程度。但卻怎麼也湊不出如此之多的水手。被逼急了的社會主義陣營,甚至開始從中國和東歐國家征集海員——雖然這些國家原有的水手數量其實很少,但反正眼下也不太用得上,索性暫時就借調給蘇聯老大哥換取援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