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黃蓉番外 遲暮(1 / 3)

“今日便是十月十二了,靖哥哥,你說,他們夫婦可會前來?”黃蓉操勞一日,本已疲憊,見丈夫仍在桌旁仔細查看各處兵防有無不妥,便想了個話引開丈夫心思,盼他稍歇一歇。

郭靖果然放下已經查看多遍的布圖,看著妻子道:“蓉兒,你比我明白,你瞧他們會回來麼?”

黃蓉歎口氣道:“這我也說不準,這一眾小輩,除了咱們芙兒,我可沒幾個看得懂的。”

郭靖沉默半響,才道:“咱們忙於軍國之事,終是對他們疏於教導,儒兒之事,我一想起,就心痛愧疚。文兒他,自然更加傷心難過,所以這麼久也不回來看看。”他雖然對武敦儒所做之事氣惱傷心,但自小養育,感情深厚,每次想起,仍是自責不已。

黃蓉暗道自己失算,明知此是他心頭的一樁憾事,怎又提起,當真是日來事多,忙糊塗了。當即改口勸道:“也不盡然,兄弟兩個本出同根,又一師所教,卻天差地別,難道又有誰逼著他學壞啦?”

郭靖長長歎了口氣,道:“蓉兒,早知,都該由你來教他們。當年你教過兒,過兒如今大有作為,你教文兒,他也明白事理。唯有儒兒和芙兒……唉……”

郭靖這一句話,讓黃蓉想起當日他們四人在桃花島上拜入門下的情景,對比今日,膝下竟無一個像樣的傳人,心裏也有些沉悶,仍柔聲勸道:“靖哥哥,一人學好難,一輩子德行無損,那更難,可若要學壞,卻是極容易的。你行事待人無不懇切深摯,他不去學,卻做出那種事來,難道是你教得麼?你總怨到自己身上,有些人生性不端,做惡事,食惡果,那是天理,可怪不得你。”

郭靖何嚐不知妻子在為自己寬心,又想了一會兒,才道:“蒙古大軍逼城,才是眼下頭一樁大事,旁的,也顧不得了。”

黃蓉含笑點頭,又安慰丈夫幾句,催他歇息了,才斂了笑容,憶起許多舊事。

初見武家兄弟倆,問句話,總是哥哥回答,弟弟沉默寡言,與郭芙先前所言不大相符,也隻當弟弟是受了驚嚇。

但過不多時日,黃蓉就覺出這小武有些不對。

他不多話,你吩咐做什麼,他就照辦,臉上卻鮮少有孩童那種喜憎,看著是呆,但說出的話,又與常人無異,仿佛他所思所想的和平常孩子沒分別。

他們四人都是孩子,郭芙又自來嬌縱,有口角也難免,但那一次事後盤問郭芙,不僅讓黃蓉更加不喜楊過,也對武修文更加疑惑,但看他是向著郭芙,也沒有太上心,仍是將楊過放在前麵。

直到,有一日,郭芙哭著跑來,黃蓉聽了那句“就算是一隻癩蛤蟆,我也決不娶母癩蛤蟆”,才察覺那孩子表麵順服,心裏卻很是桀驁,漫說對郭芙,就是對她,隻怕也另有想法。

黃蓉心中不悅,郭芙平日欺負小武,她也睜隻眼閉隻眼,倒要看看這孩子到底多有心思。

若是尋常孩子,受了芙兒那樣欺侮,多少會來向大人哭訴告狀,他卻像認定自己會偏袒女兒,憑郭芙怎般盛氣淩人,也隻是全盤照收,一一忍下。

這等年紀就這般心思,怎能不令人心驚!

然也沒等到想出法子,楊過就用蛤蟆功打傷了武敦儒,等到將楊過送去終南山,黃蓉才又回過頭來看武修文。

幾番試探,黃蓉非但不明白,而是更費解了。他好像並沒什麼惡意,隻是單純想隱藏自己本來性子,多學些功夫防身,對郭芙的戲弄,也似沒記恨。

烏頭散一事,藥粉茶具,無一不妥,太合情合理,黃蓉反而起疑,尤其在他哭著提出要離開桃花島時。

哭,更加重了黃蓉疑心。

明知有鬼,當然不能讓他如願。且,當時少林寺已在蒙人治下,蒙宋勢如水火,黃蓉更不放心。

一年之期,轉瞬即過,那孩子經了一場磨礪,才安穩回來。他一番描述,讓黃蓉以為他那承諾許得不是出於真心,又先聽了魯有腳對他大加讚賞,倒更覺他分得清形勢強弱,比不知變通的郭芙和武敦儒要好些。

他武功盡失,本還怕他急於求成,可細看,見他習武認真有度,進展很快,黃蓉嘴上不說,心裏是有些讚許的。

世事難料,武修文忽然不見,黃蓉擔心,但聽了郭芙和大武詳講所遇所見,竟生出一種念頭:是他自己跑走了,無人逼迫,不知又惹了什麼麻煩,怕人追究。

這想法沒根沒據,黃蓉自然不說,仍派人尋找,隻是也不怎麼著急罷了。

隨後英雄大宴在即,諸多事情要打算,黃蓉也就沒怎麼過問此事,即使那姓藍的姑娘找上門來,她也隻待忙過手頭之事再做計較。

可是,聰明的也罷,蠢笨的也罷,越是你忙就越是給你找麻煩——毒蟲之事,令黃蓉生氣,又兼武修文在島上曾被郭芙欺侮,自然當他對一切心知肚明,忍不住將他叫來一頓數落。

英雄宴上楊過的事令郭靖傷心不已,黃蓉看在眼裏,思索良久,最後撫額歎氣——有用的不放心,放心的又太沒用。如今的孩子,怎麼這般麻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