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陽城一見武修文和那小姑娘,楊過便覺得他氣勢與之前大相徑庭,而他與那小姑娘之間,也比先前更加親密。那種變化,太過明顯,看得出的並不止他一人。
恩仇必報,恩仇必報……姑姑的好,難道不是恩?父親的死,難道不是仇?
直到郭靖夫婦對答的那兩句話,楊過才豁然明朗,父仇私怨、個人情愛,與他夫婦二人這種大義相比,又算甚麽?便是他夫婦殺了自己父親,隻為他二人為國為民所做種種,那仇也不能報了——恩仇必報沒什麼了不起,能分得清什麼該做什麼不該做,才是難得。
不過楊過這番感悟並沒來得及說給武修文聽,便各遇劫數,再見麵,兩人又是另一番模樣。
彼時,楊過武功大進,愛侶在側,意氣風發,而武修文則是孤身一人,一片茫然。
楊過看在眼中,聯想先前遇到他父兄種種,心有所感,不由道:“你就是自尋煩惱,拘謹多慮,旁人的事,你都管的來麽?”語氣中,帶著種兄長的味道。
武修文愣了愣,反道:“你會這般說,因為你的師父親人戀人,都是龍姑娘。若是你的師父另有其人,父母俱在,你難道會不管不顧麽?別的不說,若是你知道程姑娘陸姑娘有危險,難道你不去救麼?”
楊過一滯,沒有說話——若說過去一點也沒羨慕過他,那也是假的,但隨後所見所聞,越加覺得,他雖有名師父兄,卻不見得比自己好。
幸與不幸,總要到最後才知曉。
絕情穀之事,令楊過對此話更加篤定。
那小姑娘一句“實話給你們說,我想對他下手很久了!”實在深得楊過之心,與郭芙武敦儒之流,若與他計較,顯得你如他一般見識,可,若不與他計較,又委實讓人憋氣得很。
郭伯伯郭伯母一世英名,怎的教出的徒弟女兒竟是這般德行?
遙看那兩人漸行漸遠,楊過感慨萬千,卻也為他再不優柔寡斷而高興。隻不過一回頭看見地上躺著的人以及一旁皺眉氣惱的郭芙和悔羞不已的武三通等人,忽然又覺得自己上了當——本來應該是自己逍遙自在的,怎武修文那小子把一切都推給自己,反倒比自己先一步瀟灑而去?!
十幾年後,華山之下,楊過夫婦拜別郭靖等人,自行下山,卻見途中有人為難剛被眾人放過的尹克西和瀟湘子。本還笑他二人運道不好,仇家一排排等在路上,待到認清那一鞭製住兩位高手的男子,才驚歎人生何處不相逢——武修文夫妻久不踏足中原武林,誰想得到竟會在這此地相遇。
久別重逢,自當把酒言歡。
兩人雖然絕口不提當年絕情穀之事,隻撿些趣事來說,到了最後,竟成了互揭短處,說到窘迫處,都是想起少年莽撞,再無芥蒂。
末了,楊過才笑道:“你一走多年,也不回去看望,郭伯伯郭伯母,都很惦念你。對了,你又多了個襄兒小師妹,她聰慧可愛,可比你的寶貝女兒更甚。”最後一句卻是帶著幾分逗弄的意思。
武修文一笑道:“都見過了,師父師娘身體康健,小師妹聰穎可人,我和小藍也就安心了。青青還小,所幸還算懂事,又怎能和小師妹比。”
楊過聞言哈哈大笑道:“你就還是口不對心罷!我瞧青青跟著你,早晚也要和你一樣無趣。你不若讓她隨著我。”
武修文搖搖頭:“莫打擾了你和楊大嫂逍遙自在。”
楊過笑歎:“舍不得就說舍不得,我又不會搶。”說完招了藍亦青和沈安之過來,與小龍女一同教了他們一套劍法,仍是雙劍互補,卻比當年的雙劍合璧簡潔許多。
等他二人學得七八成,便與武氏夫婦辭別,一揚雙袖,高聲道:“一句聚散難盡意,他日相逢再把盞。”
武修文站起身拱手相送,等那兩人一雕沒了蹤影,笑道:“這樣才叫大俠的範兒——咱們是不是也養一隻帶出來拉風的動物?”
小藍翻了個白眼,道:“那兩人的那隻大猿夠大,你馴馴帶著罷!”
作者有話要說:我前兩天寫文寫一半的時候,有人推薦了一部女尊小說,據說寫的不錯,我就跑去點開看了,結果看到一半去倒水喝的時候,忘記最小化網頁了,然後被來巡視的老爸看見了部分不太好的內容,於是,很悲慘地被連著教育了好幾天。
話說,世上還有比這更……那什麼的事麼?
給朋友說吧,她說看高Hbl小說的時候被逮著過,結果比我還慘……
仰天,明天就貼最後的番外,今晚先把楊過的補完。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