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劉備很厲害,諸葛亮就是垃圾了嗎?不,諸葛亮五次北伐,沒有失敗一次,頂多平局或是安全撤軍,最後一次或許能夠真的勝利,但是很不幸,諸葛亮死了。實際上司馬懿是軍事天才,跟諸葛亮作戰的曹真、郝昭、張合,也一個個不是孬種,都是魏國當時最擅長統兵作戰的精英了,諸葛亮能夠和他們一一平手,充分說明諸葛亮統軍還是很強的。
諸葛亮和劉備的統軍實力強,說明了什麼?說明了他們的統軍防禦魏軍的路線是正確的,就是以險固守。薑維的布防路線在理論上是說的通,大家想一想,走七百裏山路,然後沒有糧食還要攻城,還不一定什麼時候天上掉下來箭雨和滾石,怎能不敗?可是蜀國末期隻有六萬多軍隊(這裏也是近年來討論的焦點,我這裏暫時采用比較可信的六萬多,摒棄了九萬多一說,個人認為或許蜀國為了增加人口,裁下一些男子,回家生寶寶去,要不就是不夠精銳的被剔除了),薑維在遝中有三萬,按照薑維的布防,若是這三萬人進入漢中,再發動下群眾,魏軍十好幾萬到時候都該餓死啥的了,幾乎不太可能勝利,除非哪個傻蛋開城投降了。(這一點還要提一下,以險守,出兵量小,例如王平時隻有兩萬人,敵軍十萬,以險固守成功,但是沒有繳獲;薑維認為反正是屯兵在漢中,何不全派出去,贏個大發的?)但是薑維改動時沒有考慮蜀國已經是處於風雨飄搖和強弩之末,這樣的改動無異於自取滅亡。這一點和馬謖有些相似,就是想的好、做起來不行,也就是擅於策劃、安排,不擅於親自去實施。馬謖的這個舉動,使蜀國喪失了進取中原的機會,薑維的這個舉動,使蜀國喪失了國家,這兩個人都對蜀漢造成了莫大的損害,也是兩人始料不及的。不過這裏我對諸葛亮用人感到質疑,為什麼他悉心培養的兩個人都是一樣的毛病哪?
“五年,維率眾出漢。侯和為鄧艾所破,還住遝中。維本羈旅托國,累年攻戰,功績不立。而宦官黃皓等弄權於內,右大將軍閻宇與皓協比,而皓陰欲廢維樹宇。維亦疑之,故自危懼,不複還成都。六年,維表後主:“聞鍾會治兵關中,欲規進取,宜並遣張翼、廖化詣督堵軍分護陽安關口、陰平橋頭,以防未然。”皓征信鬼巫,謂故終不自致。啟後主寢其事,而群臣不知。及鍾會將向駱穀,鄧艾將人遝中。然後乃遣右車騎廖化詣遝中為維援,左車騎張翼、輔國大將軍董厥等詣陽安關口以為諸圍外助。比至陰平,聞魏將諸葛緒向建威,故住待之。月餘,維為鄧艾所摧,還住陰平。鍾會攻圍漢、樂二城,遣別將進攻關口,蔣舒開城出降,傅僉格鬥而死。會攻樂城,不能克。聞關口已下,長驅而前,翼、厥甫至漢壽,維、化亦舍陰平而退。適與翼、厥合,皆退保劍閣以拒會。”
這裏又說明了,薑維也擅於明哲保身,尤其擅長守城戰。
縱觀薑維一生,他以自身擅長統兵,數次北伐,終釀成大禍,成了眾人唾罵的對象,是一個十足的悲劇人物。或許,以薑維的政治力和才幹,做一個新的諸葛亮,好好治理國家,守好國門,或許會更好。
今日的薑維講解就到這裏,請家長老師先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