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文遠受困秭歸道,周公瑾中伏閬中城(下)(1 / 2)

卻說曹仁聞得程普屯兵長沙欲堅守待援便引軍入武陵彙合樂進、鄧賢;令曹昂、張翼引軍入零陽彙合於禁、卓膺;令蔡陽、劉璝分兵據守零陵、桂陽。這一日探馬報知閬中戰事,樂進進言道:“如今東吳屢敗,將軍何不速速遣人知會張文遠,約其盡起川兵與我共擊周瑜,江陵一破襄陽亦可不戰而定。”

郭嘉聞言點頭笑道:“文謙所言極是,吾料文遠定已遣人來武陵,日內必至。”

話音未落,軍士來報說是鄧芝自閬中前來求見曹仁,又有軍士來報說是江陵大營正為周瑜發喪。

“果不出奉孝所料,既然周瑜已死,其他人等皆不足慮,我意即刻起兵攻取江陵,不知奉孝意下如何?”曹仁言罷目視郭嘉。

郭嘉搖頭笑道:“此等計謀如何能瞞得過人,既然周瑜詐死我等便將計就計。”於是郭嘉便喚軍士將鄧芝請入一同議事,將計劃說與一幹人等。

鄧芝回到閬中時張遼也已經自成都回到閬中,鄧芝便將郭嘉的一番謀劃說與諸將,張遼聽罷笑道:“郭奉孝天縱奇才,周瑜小兒克日必亡。”於是張遼令李嚴、李典等人整頓兵馬,隻等成都的三萬生力軍一到便起兵進取江陵。

周瑜為掩人耳目終日躲於內室之中,也正好趁此機會療傷養身,一邊遣程秉至長沙令程普等人伺機進取武陵,一邊遣闞澤赴江夏求韓當引兵來援。

就在曹、孫兩邊各自緊鑼密鼓地為大戰做最後準備之時,接到連番敗報的吳王孫權也已經按捺不住,召張昭、諸葛瑾等人商議對策。

諸葛瑾進言道:“如今曹仁連取三郡,威脅長沙,若長沙有失我江東門戶洞開,不可不援。”

張昭聞言搖頭道:“曹軍不習水戰,吾料曹仁必北聯張遼共取江陵,進而攻取襄陽。”

孫權聽罷點頭說道:“先生所言極是,若果真如此當如何應對?”

“此戰全賴公瑾,勝則複得三郡,敗則。。。。。。”張昭沉吟半晌,不再言語。

孫權見此光景亦唉聲歎氣道:“便再無他法!”

顧雍上前一步道:“屬下有一言不知是否當講?”

“元歎但說無妨。”

顧雍見形勢緊迫也顧不得許多了,便將自己的想法說與孫權。原來顧雍認為既然江陵有失襄陽亦不保,與其讓曹操得襄陽不如送給劉盛,於是便勸孫權割襄陽給劉盛,同時將自己的小妹孫尚香嫁與劉備的大兒子劉永,兩家再度和親。一來可請劉盛出兵增援江陵,二來也可確保劉盛不會趁火打劫。孫權見別無他法便讓諸葛瑾出使昌邑,再次拯救他們老孫家。

劉盛如今已經住進了不久前剛修繕好的王宮,劉虞年事已高自然無心再搞設計了,劉盛無奈隻能親力親為,每日裏挖空心思地設計新鮮玩意兒,還好有黃月英這個師妹幫忙,經過數月的努力終於打造出一座集古今中外各式風格於一身的園林式行宮。這下可是樂壞了五位夫人,尤其是何琳,終於如願以償了。

這一日,諸葛瑾在三弟諸葛均的帶領下來到大殿覲見燕王劉盛,諸葛亮此刻正在洛陽公幹。原來昌邑接到曹、孫兩家戰報後,文彪、法正、諸葛亮等人一致認為周瑜必敗無疑,於是一起進言勸劉盛提早備戰,準備來個螳螂捕蟬黃雀在後從曹操手中奪下襄陽。眾人商議後決定令諸葛亮先行前往洛陽與馬超研究進兵事宜。

既然是有求於人,諸葛瑾自然是要撿好聽的說,禮畢之後諸葛瑾便恭敬地說道:“殿下的行宮真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令在下大開眼界呀。”

劉盛聞言笑道:“自己人無須如此客套,子瑜此番前來所為何事呀?”

諸葛瑾見劉盛依然如此隨和便不再拘謹,上前說道:“吳王有一妹美而賢,年芳二九仍未出閣,今欲與殿下再結姻親,不知您意下如何?”

劉盛聞言心道:“難道是那孫尚香,此女雖及不上二喬卻也是絕色美人兒呀。”想到這裏劉盛咽了咽口水,不假思索便隨口說道:“孤年過五旬,郡主卻正值妙齡,如此這般恐有不妥呀。”

“殿下怕是誤會了,吳王聞得玄德公有一子名喚劉永,年齡與我家郡主相若。。。。。。”

劉盛見原來不是給自己送美人便再無興致繼續聽下去,心下暗想:“這孫尚香不是劉備的婆娘嘛,怎麼這回卻要當他兒媳婦了,這不是亂套了嗎,況且老子已將文梅(文彪之女)那小妮子許給劉永了,既然老子沒福氣得了那孫尚香不如就便宜劉鎮了,肥水不流外人田。”不等諸葛瑾說完,劉盛便岔開話題,“且慢,那劉永已與德彰之女定親,隻是尚未迎娶,若此刻與郡主結親或有不妥。”劉盛剛說完便覺得這個理由有點兒說不過去,他自己的兒子不就是甄宓和孫慧一起娶過門兒的嗎,不過話已出口,劉盛便隻能隨機應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