卻說孟獲被押解至自己的中軍大帳之時見一文士端坐其中,神態自若,不時地捋著短髯笑容可掬。不用說此人正是郭嘉,郭嘉見到孟獲的慘狀之後故作大驚,連忙說道:“速速為大王鬆綁,軍中可有醫者,快請來為大王診治。”
孟獲在一日之內就由雲端跌落穀底自然是萬念俱灰,再加上肩頭中箭更是萎靡不振,一時間也不知該如何作答,隻是低頭不語。
蔡陽脾氣火爆,見此光景登時火冒三丈,高聲喝道:“先生何必和他廢話,拉出去一刀結果了他。”
阿會喃聞言驚得六神無主,連連叩首道:“將軍手下留情,小人願降。”
郭嘉一旁笑道:“元燦(蔡陽)勿惱,豈不聞過而能改,善莫大焉。”
孟獲見郭嘉如此這般也不好意思再耍酷,勉強打起精神,拱手施禮道:“謝先生不殺之恩。”
蔡陽一時順不過氣來,轉身大踏步出到帳外。郭嘉也不理會繼續說道:“不知大王今後作何打算?”
“既已戰敗被擒自然是任憑先生發落。”
“若在下就此放大王回雲南,不知大王可願就此歸順丞相,歲歲納貢;我亦可在丞相麵前保舉大王為滇王,世襲罔替,永鎮雲南。”
孟獲聞言心道:“竟有此等好事,今番若是回得了雲南定要卷土重來,一雪前恥。”想到這裏孟獲連忙應道:“若真能如此,在下願降。”
郭嘉將孟獲、阿會喃二人帶回朱提令醫者為其診治後又命蔡陽引軍三千一路遣送蠻兵降卒並孟獲、阿會喃,一直將一幹人等送至鳩僚方回。至於盤踞益南四郡的孟獲手下聞聽首領被擒早就倉皇南逃,郭嘉又令王伉、高定、朱褒三人繼續領太守之職,至於建寧太守則由呂凱暫代,待稟明曹操之後再做定奪。
南中叛亂既平,郭嘉、曹彰二人引著剩餘人馬前往江州與曹仁彙合。臨行之前王伉言道:“在下料定先生這一走,那孟獲不久之後定會卷土重來,屆時該如何應對。”
郭嘉聞言笑道:“王大人所言極是,不過在下早有準備,隻需如此如此即可。”郭嘉便將自己的謀劃與王伉細說了一遍又贈其錦囊一個,並囑其賊至方啟。
王伉聽罷長輯過膝,恭敬地說道:“先生真乃神人也。”
南軍戰敗,孟獲被擒的消息傳到吳軍大營,程普大驚失色道:“此番謀劃不成反倒是損兵折將,如今我等身處險境不若退守沅陵再做計較,諸位意下如何?”
呂蒙聞言說道:“將軍所言極是,孟獲既敗,曹仁必將興兵來犯,我等身處蜀地又無城池可以據守,定不可久持。”
眾將皆點頭稱是,於是眾人商議後決定由蔣欽、周泰引軍三千伏於大營兩側,其餘人馬星夜東向退往吳地。
郭嘉回到江州後慰曹仁道:“南軍既敗,東吳人馬勢必東撤,將軍當速速遣將引兵擊之。”
曹仁聽罷應道:“先生算無遺策,在下自當親往,煩請先生隨行可否?”
“此乃公事,何來煩請之說,在下自當前往助將軍一臂之力。”
曹仁當即令曹彰、樂進為先鋒引騎兵三千火速前往吳軍大營,自已和曹昂、郭嘉引步軍一萬隨後進發。曹彰臨行之時郭嘉再三囑咐要小心伏兵,但曹彰自入蜀地以來每戰皆勝,連連斬將,自然是春風得意,心高氣傲。一行人馬堪堪來到吳軍大營近前時,樂進言道:“公子且住,待樂謀先引百騎前往打探虛實。”
曹彰聞言笑道:“東吳鼠輩安是我等敵手,今觀大營內虛插旌旗,已然空無一人,你我速速趕將上去殺個痛快。”於是曹彰不聽樂進之言,催人馬速速前行。
曹彰人馬未及出得吳軍大營便聽得炮號連響,一時間亂箭齊發,中箭者紛紛馬失前蹄,未中箭者也陷入坑中,隨後跟進者來不及勒住戰馬撞成一團,人馬自相踐踏傷者大半。蔣欽、周泰二人趁著曹軍大亂之際引軍殺出,曹彰、樂進死戰得脫,引著四五百騎落荒而逃。不多時正遇著曹仁等人引軍前來,曹彰羞愧難當無言以對,郭嘉慰曹彰道:“勝敗乃兵家常事,公子可再引一軍火速追上前去,此番必定大獲全勝,為死去將士報仇。”
曹仁一旁狐疑道:“我軍新敗再戰無益,先生何以令子文複往追之。”
“時間緊迫,不必多言,速速行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