鏊戰南中鬼才獻策,交兵巴蜀蠻王受執(下)(1 / 2)

祝融見孟獲心意已決便決定親自前往萬安去請孟節。原來這孟獲兄弟三人,老大名喚孟節,其人頗通禮儀,又熟讀兵法,端的是南中一奇才;然孟節性格慵懶,不理俗物,如今正獨居於萬安溪畔,自號萬安居士,每日以垂釣飲茶為樂。老二便是這孟獲,孟獲天生異象,自出娘胎便可行走自如,未及十歲便威名遠播,與其兄孟節,其弟孟優號為滇南三傑,正所謂是“兄弟同心其利斷金”,十數年來南征北討,諸洞皆不能敵,遂尊其為“蠻王”。孟節自然是功成身退,而老三孟優性格與孟獲相似,二人意氣相投,同掌大權。

孟節雖隱居萬安溪,但自家兄弟的事情又怎能不聞不問,孟節早就聽聞孟獲與東吳結盟出兵永昌的事了。祝融來到萬安溪時見孟節正在溪邊垂釣,於是便上前恭敬地說道:“兄長安逸否?”

孟節聞言放下釣竿,轉身微笑道:“弟妹來此所為何事?不妨直言。”

“兄長可知我雲南百姓即將大禍臨頭?”

“愚兄不知,願聞其詳。”

祝融便將孟獲所言一五一十地講給孟節,孟節聽罷緩緩道:“二弟自負勇武,孰不知山外有山,人外有人。那曹仁乃是曹操麾下上將,能征慣戰,更有郭嘉善出奇謀,我南人自保尚可,若是勞師遠征必敗無疑。”

祝融歎服,言道:“兄長雖置身事外卻洞若觀火,還請您不辭辛勞,救我雲南百姓。”

“吾與諸洞百姓同飲一河之水,敢不盡力而為;然謀事在人,成事在天,二弟性魯,必不肯善罷甘休。”孟節言罷長歎不已。

董荼那自得了永昌之後越發的不可一世,認為憑一己之力便可盡取益南諸郡,於是便留部將吉利引軍三千守永昌,自己則親率眾蠻兵進攻建寧。建寧太守雍闓本就是個沒主張的人,對孟獲也是畏之如虎,聞得董荼那來取建寧當即出城獻降,董荼那不費一兵一卒便進了建寧。孟獲見董荼那不費吹灰之力便連取兩郡自然也按捺不住,於是力排眾議彙合金環三節、阿會喃起五萬蠻兵浩浩蕩蕩地殺奔牂牁,令其弟孟優引蠻兵一萬取越嶲,屆時三路大軍共取犍為。祝融、孟節二人苦勸無果,隻得坐鎮雲南以防不測。

連番敗報傳至江州,曹仁大為惱火,決議出兵牂牁與孟獲一決雌雄。郭嘉笑道:“將軍無須動怒,豈不聞驕兵必敗,當速速遣人前往越嶲、牂牁,令太守高定、朱褒引軍退至犍為,與蔡陽在朱提彙合,屆時在下略施小計便可將那孟獲擒來與將軍出氣。”

曹仁心裏沒底,但既然是出自郭嘉之口也隻能無條件接受了。次日郭嘉便與曹彰引軍三千前往朱提,曹仁這邊則準備與於禁兩路出擊一舉擊敗程普、呂蒙的敗軍。高定、朱褒二人引軍進入朱提彙合蔡陽、郭嘉的兩路人馬之後清點人數有三萬餘人。郭嘉聚眾將商議對策,一一分派任務,隻等孟獲引軍前來。

這一日孟獲彙合孟優、董荼那兩路人馬,再加上永昌、建寧的降兵,糾集十萬人馬距朱提山五十裏的獨龍江邊下寨,準備一鼓作氣攻下朱提之後便直搗黃龍拿下成都。孟獲意氣風發聚眾將商議進兵之事,董荼那進言道:“大王揮師北向,敵軍望風披靡,不戰自潰,如今朱提近在咫尺,在下願率本部人馬替大王拿下朱提。”

阿會喃聽罷連忙進言道:“大王千萬不可輕敵,朱提本為益州重鎮,曹操令驍將蔡陽把守,如今又有郭嘉、曹彰二人引軍來援。在下聽聞那曹彰在江州一戰中力斬邢道榮、楊齡二將,確有萬夫不當之勇;那郭嘉足智多謀,據說是曹操麾下首席謀士。”

勝利來得太快太容易後就會讓人飄飄然,孟獲這樣好大喜功的人更是不用說。阿會喃話音未落,孟獲便惱羞成怒,大罵道:“住口!當日進兵之時你便百般阻撓,如今又來亂我軍心,到底是何居心?”孟獲越說越氣,抽出寶劍揮手將身旁的長戈斬為兩段,“再有下次定斬不饒。”阿會喃見狀嚇得不敢做聲,怏怏退下。孟獲分派任務之後令眾將速速整兵備戰,決定三日之後大舉進攻朱提。

轉眼便到了第三日,孟獲留阿會喃引本部人馬守寨,自己引著眾將親率大軍前去進攻朱提。郭嘉聞訊後當即令高定、朱褒二人引本部人馬正麵迎敵,又令曹彰、蔡陽二人各引軍三千從兩翼夾擊。

兩軍於朱提山前列陣,高定、朱褒二人見孟獲大軍漫山遍野地散布開來,望不到邊際,驚得是六神無主,若不是郭嘉事先言明估計早就落荒而逃了。弓箭手射住陣腳之後,孟獲縱馬上前高聲喊喝:“高定、朱褒兩小兒,還不速速下馬受降,本王不費吹灰之力便取下四郡,今十萬大軍聚於城下,朱提彈指可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