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妖道獅口索蓬萊,華神醫妙手醫梟雄(中)(2 / 2)

張遼這邊自打周瑜進兵魚腹便深溝高壘,堅壁清野,遷周邊各縣百姓入閬中以西,因此周瑜這邊雖然屢次襲擾卻也無甚損失。這一日張遼聚眾將議事,商討應對之策。黃權進言道:“我閬中乃蜀中之咽喉,三麵環山,居高臨下,吳軍縱有百萬亦難通過。如今隻需堅守不戰,數月之後周瑜糧盡必走矣。”

李嚴聞言搖頭道:“公衡此言差矣,想那周瑜深謀遠慮,身邊更有魯肅、呂蒙等人為輔,昔日吳王孫堅命喪閬中城,周瑜又豈肯重蹈覆轍。”

張遼點頭道:“正方有何妙計破敵?”

李嚴歎道:“屬下亦無良策,如今周瑜十萬大軍屯於魚腹,我閬中守軍不足五萬,無法正麵拒敵;況秋收轉眼即到,若不出奇兵襲之,則諸縣糧草盡歸東吳,為今之計當速速請丞相發兵來援。”

“曼成意下如何?”張遼見李典在一旁默然不語便隨口問道。

李典聞言亦歎道:“如今那燕王劉盛令上將黃忠屯兵弘農,虎視眈眈,潼關亦需重兵把守,在下恐丞相無兵可遣。”

“我張遼蒙丞相知遇之恩,定要殊死一搏,城在人在,城破人亡。”

眾將見張遼如此這般,頗受感動,吳懿上前說道:“我等定當全力以赴,助將軍破敵。”

黃忠這邊接到的上級指示是虛張聲勢、適時而動,何況潼關這邊的守將是曹操麾下上將夏侯惇,其人文武全才,更有徐晃、許褚等驍將為輔,潼關南有秦嶺屏障,北有黃河天塹,東有年頭原居高臨下,中有禁溝、原望溝、滿洛川等橫斷東西的天然防線,勢成“關門扼九州,飛鳥不能逾”,真可謂是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也正是因為潼關的確是極難攻克,曹、劉兩家才一直相安無事。自打曹操這邊退守長安之後,潼關和弘農之間的地盤幾乎就是無人區,因此兩邊隻要稍有動靜,對方便馬上知曉。黃忠一時之間也無計可施,奈何不得夏侯惇,兩家時而有小規模的戰鬥發生,卻也對大局沒什麼影響。

這一日閬中戰報傳至長安,因曹操頭風時時發作,一幹軍政皆由荀彧、程昱、郭嘉等人商議處理,但這等要事三人不敢做主,便一起來請示曹操。

“卿等前來所為何事?”曹操勉強著從榻上坐起身來,緩緩說道。

郭嘉見此光景連忙上前扶住曹操,一臉關切地說道:“丞相病體未愈,還是躺下歇息吧。”

待曹操躺好之後,程昱便把潼關、閬中的戰況彙報了一番,曹操聽罷連連搖頭歎道:“孫、劉引軍兩路來犯,孤頭風時犯,痛入骨髓,今方寸已亂,還請三位共謀良策退敵。”

郭嘉沉吟片刻道:“弘農一路尚不足慮,潼關天險,更有元讓(夏侯惇)、文和(賈詡)等人把守,量那黃忠也奈何不得;閬中有文遠坐鎮可保無虞,若那周瑜強攻勢必重蹈孫文台之覆轍,屬下所慮卻是南人趁機外聯東吳起兵作亂。”

曹操聞言當即問道:“當如何應對?”

郭嘉繼續說道:“此戰幹係重大,可令大將軍曹仁引軍三萬入巴郡駐防江州,一來可震懾南人,二來也可防止東吳偷襲;犍為有蔡陽、劉璝二將坐鎮,與江州成犄角之勢,縱南中、武陵兩路來犯,也定可保川蜀無虞。”

曹操、荀彧、程昱三人連聲稱讚,郭嘉拱手施禮,“此番還請丞相允許屬下隨子孝一同前往。”

曹操見郭嘉居然主動請纓頗受感動,令內侍攙扶起身後動情地說道:“奉孝亦是久病纏身,此番卻要隨軍遠征,孤實於心不忍。”

“屬下蒙丞相知遇之恩,古人雲‘士為知己者死’,郭嘉便是埋骨江州也定要為丞相分憂。”

曹操以袖掩麵,抽泣半晌,這才繼續言道:“就依奉孝之計行事。”言罷揮手示意。

郭嘉、荀彧、程昱三人施禮後轉身辭去,未及出相府便聽軍士來報,說是曹昂、曹彰二人已回長安,正往相府趕來。荀彧頓時喜笑顏開,“丞相有救矣,我南征大軍又多兩員虎將!”不多時隻見曹昂、曹彰引著一人至相府內室,二人一臉風塵之色,而同行之人卻是神采奕奕,絲毫不見疲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