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皇叔臥底臨潼關,張師君探查始皇陵(中)(1 / 2)

原來曹操這邊連年征戰,導致國庫空虛,一味的苛捐雜稅又怕激起民變,於是曹操再次重操舊業,準備打死人的主意。其實早年間曹操便盜掘過梁孝王劉武的陵寢,這劉武在劉氏一族可是大名鼎鼎的人物,是漢文帝劉恒的次子,漢景帝劉啟的弟弟,漢武帝劉徹的叔叔。如果不是這劉武拔刀相助,和周亞夫一起平定了“七國之亂”,這大漢朝的皇帝早就不是劉邦的嫡係子孫了。這“七國之亂”的首腦人物名喚劉濞,是漢高祖劉邦的二哥劉仲的兒子。因為在平定英布叛亂中立了大功,被封為“吳王”,而劉邦早就說劉濞生就一副反相,但形勢所迫,不得不給他封王,結果後來真的出事兒了,看來古代的偉人大多具有識人之能。比如劉備早就說馬謖不行,但是諸葛亮不信,結果失了街亭,導致最有希望的一次“北伐”失利;曹操也早就說司馬懿“鷹眼狼顧”,但後世子孫比不了曹操,治不住司馬家族,於是乎三分一統之後的天下成了司馬家的了。

在大將軍曹仁的指揮下,發丘中郎將曹真帶領著一幹摸金校尉,在當年楚霸王項羽焚燒過的始皇陵園一帶詳細考察之後,征發了五萬民夫,已經在驪山腳下折騰了三個多月,至今還沒什麼大的進展。

劉盛作為名牌大學曆史係的高材生,自然對秦始皇陵寢的相關知識有一定的了解,當年和父母去西安旅遊的時候也見識過兵馬俑,想到自己有可能真正進到秦始皇的墓室去曆險一番,劉盛不由得充滿遐想。

“我料曹操沒那麼容易得逞,這始皇帝的陵寢動用了七八十萬人,修了整整三十八年,其堅固程度可謂是空前絕後。”劉盛一臉得意地搖頭笑道。

郭淮一旁歎道:“主公博古通今,屬下拜服。”

劉盛聞言笑道:“伯濟這拍馬屁的功夫見長呀。”

“主公,伯濟兄所言實乃發自肺腑,屬下也是如此認為。”孫禮在一旁連忙應和。

“嫂夫人,賢侄的事就包在小弟身上,至於您和侄女就先行前往弘農,屆時小弟一定帶著競兒與您在弘農彙合。”

劉盛令孫禮安排嚴氏母女,自己和郭淮則準備混入曹仁的發丘大軍之中,一探究竟。

據《史記》記載:始皇初即位,穿治酈山,及並天下,天下徒送詣七十餘萬人,穿三泉,下銅而致槨,宮觀百官奇器珍怪徙臧滿之。令匠作機駑矢,有所穿近者輒射之。以水銀為百川江河大海,機相灌輸,上具天文,下具地理。以人魚膏為燭,度不滅者久之。二世曰:“先帝**非有子者,出焉不宜。皆令從死,死者甚眾。葬既已下,或言工匠為機,臧皆知之,臧重即泄。大事畢,已臧,閉中羨,下外羨門,盡閉工匠臧者,無複出者。樹草木以象山。

曹操的發丘計劃之所以停滯不前是因為遇到了十分棘手的難題,原來曹真手下的摸金校尉們已經把始皇帝的墓室確定在驪山腳下的一座山體之下,經過數月的發掘,整個山體被削去二三十米,但繼續向下發掘之時卻碰上了堅硬無比的類似花崗岩的物質,這樣一來雖然更加證明了始皇帝的墓室就在這下麵,但用盡了各種辦法也無法穿透這堅固無比的隔層。而曹操的發丘計劃對外界自然是要保密的了,征發的數萬勞工在事成之後活下來的,當然也要被盡數滅口,這也是呂布要找劉盛救兒子的原因了。

送走了嚴氏母女之後,劉盛、郭淮二人就暫時在嚴氏的居所落腳。發丘工地距離陳村不遠,這陳村的十二歲以上,五十歲以下的男丁幾乎都被征調前去發丘了,剩下的全部都是老幼婦孺。

俗話說的好“有錢能使鬼推磨”,在劉盛糖衣炮彈的作用下,很快就找到了呂競。為了讓工程能夠順利快速地進行,曹仁將所有民夫全部按軍事化管理,在驪山附近紮下了大大的營盤,並由曹休、曹純二人統帥五千人馬負責管理。呂競所在的這一營寨專門負責運輸,由於呂競人高馬大,力氣也是大得驚人,已然成為統領百人的隊長。

當劉盛見到呂競時,不由得感歎,這呂競同呂布幾乎就是一個模子印出來的一樣,一身破爛的衣服也絲毫掩飾不住他與生俱來的霸氣,遠遠地看上去,好似天神下凡一般。劉盛在興奮之餘不由得心生涼意,暗道:“若是這呂競被曹仁等人見到可就麻煩了,看來要盡快地送他走。”

“呂競,你舅父來尋你來了。”收了劉盛好處的運輸大隊長賣力地喊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