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二十三日,晴。
臨安市記載以來時間跨度最長的雨天悄然過去,陳澈起來時,窗外已是一片晴朗。
聒噪的鳥兒在雨後的土壤中填飽了肚子,躲在樹杈上嘰喳個不停。
夏天是火熱的。
臉上還沒幹透的水汽微微發涼,卻又被更熱烈的風撲走。
陳澈邁著慵懶的步子走下樓,小姑就坐在收銀桌後,搭著二郎腿,手機架在桌上的書堆邊,嗑著瓜子追劇,興致盎然。
“起來了。”
小姑目不轉睛地看電視。
陳澈‘嗯’了一聲,趿拉著拖鞋徑直走向樓梯拐角後的書架。
“小姑,那批練習冊啥時候到貨啊?”
眼前的書架上已經沒幾本了。
“是賣沒了不?”小姑伸著頭看了一眼,隨即拿起手機暫停了電視劇,“我問問老張...是提優訓練跟三年模擬不?”
“嗯呢,加一塊還剩不到十本。”
小姑拿著手機打字,嘴裏嘟囔著抱怨道:“這破雨給下的......”
半晌。
小姑放下手機。
“老張回了,十點裝車,下午兩三點鍾能送來...你別收拾了,昨天都整過一遍了,先去對麵吃點飯!”
說著就起身走過來,一把搶過了陳澈手上拿的雞毛撣子。
陳澈幾乎是被小姑推出門的。
“還有錢不?”
她向來細心,能這麼問就是掐著陳澈兜裏應該沒什麼錢了。
陳澈性格內斂,小姑不主動提,他八成就是挺著不吃。
“...沒了。”
還沒說完,兩張紅彤彤的鈔票就被小姑塞進了手上,“別亂花。”
“嗯。”
陳澈揣進兜裏,“你吃了沒呢小姑。”
她點頭,“吃過了。”
鼻子嗅了嗅,陳澈邁著步子向路對麵的‘張記包子鋪’走去。
他們一家在工人街上生活了這麼多年,張叔家的店比他們住的時間隻多不少,一手牛肉餡包子的絕活名震臨安,是不少口味刁鑽的老饕們每日打卡地。
“來啦小澈!”
張叔忙的一腦門子汗,匆匆招呼了一句陳澈,“自己拿。”
陳澈也不矯情。
兩個牛肉餡包子,一個羊肉茴香餡,一個香菇雞蛋韭菜的素三鮮包子。
一碗無糖豆漿,一顆水煮蛋外加一小碟清爽的蘿卜鹹菜。
近些年生活質量提上去了,很多年輕人開始追求國外那種健康飲食。
一片麵包,一個煎雞蛋,塗點醬,喝杯牛奶...這麼看確實是很健康了。
可問題是,它不好吃啊!
陳澈一直對那些土不土洋不洋的飲食習慣嗤之以鼻,倒是李朝陽有段時間對這一套比較感興趣,後來被小姑用紅燒肉跟水煮魚狠狠教育了。
陳澈吃完早飯就回書店了。
他大部分時間都是學校——家裏看店兩點一線,本該是青春洋溢的年齡,卻偏偏是個悶葫蘆的性子,這就導致陳澈的朋友很少。
少到上高中這兩年以來,也隻交到了一個朋友而已。
朋友少,又在上學,接收新鮮事物的途徑和興趣就更貧瘠了。
現在市麵上熱門的遊戲影視,小說動漫,陳澈一概不感興趣...如果非要說有什麼興趣愛好,也就是從小追更到現在的《海賊王》了。
就這都是攢著一起看。
小姑一直對陳澈的性子頗有說辭,對於成年人來說,步入社會後性格沉穩可以省去很多麻煩。但陳澈今年17,還隻是個上高中的大男孩,每天沉默寡言的,不符合他這個年紀。
再憋出什麼心病來!
所以,陳澈的小姑,墨文書店老板,四口之家話事人——陳麗蓉女士,在陳澈剛回店裏不到兩分鍾時,又遞給他一個黑塑料袋把他往外趕。
“老槐園你劉姨訂的書,你騎車給送去...”陳麗蓉的語氣不容拒絕,“正好你也出門玩一下,老在屋裏憋著算怎麼回事。”
陳澈有些無奈。
陳女士的心思他也不是不知道,隻是他實在提不起興趣出去玩。
就是字麵上的沒興趣。
一個戒備心很重的大男孩,即便在家裏都沒辦法卸下多年習慣的偽裝,何況是出門麵對各種各樣的陌生人呢?
騎上車子,陳澈順勢把耳機塞進耳朵裏,老槐園距離工人街不算太遠,畢竟都屬於待規劃的老城區,臨安又是個比巴掌大不了多少的四五線小城市,從南到北其實也就那麼大點兒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