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的理念填補了陰陽的空缺,價值觀明確了什麼是對的,至少在目前是對的,天地的理念就是樹立了社會結構,承載了陰陽理念的價值觀,相當於知道了什麼是力,隨後是該怎麼用力,天地確定了華夏文明早期的世界觀以及社會觀,將階層體係逐步建立起來,可以將無序的人群,動亂的人心更好的凝聚在一起,為社會發展以及資源應用起到了推動作用,陰陽體係明析了什麼是對錯,天地理念明確了對錯應該怎麼賦予以及成就,陰陽的價值觀是天地理念維護社會秩序的最好工具,陰陽是自我認知的開始,天地是認知自然環境的開始,天地在一定的曆史時期起到了總領社會的作用,但是後坐力也是巨大的,對天地的認知以及崇拜,必然出現階級以及階層的概念,陰陽的存在讓人知道了好壞正反,天地的作用得到了充分發揮,其作用不在於神化體係的建立,而在於在陰陽的體係之上,迅速建立起完整的製度以及社會體係,天地的理念推動了社會的快速穩定以及快速發展,形成組織性群體,應對危機四伏的外部環境。
對資源的調用意味著對自然環境的認知,自然環境是未知的,認識不一定會帶來結果,但是,在已經抉擇的道路上,隻能最好的走下去,對一些因素的研究,總結,確定,或者對一些所謂的法則的窺探,就是道法,道法既然被總結出來就意味著具有一定的適從性,而不是普遍性,任何規律都不叫規律,都不能冠以規律的名號,所以,道法可以在一定的曆史時期起到相當程度上的效果,但是,一旦過了這個時間段,那麼就會失去效果以及意義,故而,老人言哪,還是需要自己去丈量的,華夏早期的道法體係進一步規範了人心以及人性的使用,並且極大的促進了社會發展,值得注意的是,道法是自然萬物之法,不是人族之法,而且道法具有一定的時間適從性,所有的萬物道法不能果斷的附加在人的身上,而是應該正確認知以及判斷,如果某些自然規律跟你的認知相似,比如,竹子中空俯首,你覺得在你的生活以及人際交往中,就應該學會低頭,少說話,多學習,那麼請問,你難道不能從新自主思考嗎?不能自主確定自己的定義嗎?你是你自己,還是別人眼中的他她它,任何事情不要單一的疊加,傳統文學可以學,不要分不清楚自己和曾經,華夏最初的哲思需要我們去定義,而不是盲目的跟隨,原始時期我們被迫的認知這個世界,現在我們難道不應該重新整理自己的思緒嗎?在這條道法的道路上更進一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