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六十九章明朝滅亡(1 / 2)

更讓楊如鬆吐血的是,既然楊承祖他們要投降,那也應該一相遇就投降。可這樣周旋個四、五天再投降,這算怎麼一回事呢?這絕對就是浪費自己救援京城的時間嘛!

但就是這樣,楊如鬆也不願意欺騙楊承祖,他向歸降的使者坦白了汝寧軍將要去救援京城,並且有很大可能與李自成的大順軍主力激戰,並且指出,此行是相當危險的。而且楊如鬆還讓楊承祖他們自己選擇:是放棄歸降並讓開一條道,還是與汝寧軍一起共同救援京城。

沒想到楊承祖竟然毫不猶豫地選擇了共同赴京救援。他是有著新投靠,想立功的原因,但也可以看出,楊承祖他們對李自成的仇恨是多麼的刻骨銘心啊!

於是兩軍開始共同上路。可沒曾想到,隨著越來越接近京城,這道路也是越來越堵塞了。大批南逃的百姓開始堵塞住了汝寧軍的快速行軍。

到了最後,連大批南逃的潰兵也開始出現了。那是駐紮在城外的京營三大營潰兵,他們告訴楊如鬆說:李自成的大順軍已經開至京城。

這下子楊如鬆可是發急了,他命令部隊清除一切障礙,要以最快的速度趕至京城。與此同時,劉遠斌率領的四千多南逃的京營楚軍,他們一見汝寧軍的到來,也隨同楊如鬆的部隊一起返回京城,加入到了救援中。

這時候留在北京城外的官軍隻有劉古遷的汝州軍了。雖然在大順軍主力開到時,有一部分汝寧軍的將士也潰逃了,但留在劉古遷身邊的依然有六千多人。這也可以看出,汝州軍將士們的團結程度確實遠遠高於了其他京營士兵。

而劉古遷卻隻是苦於無法入城。他是想著能把薛濂全家,甚至隻有薛呈麟一人帶至軍中,然後再護衛著他們逃離北京。可是因為北京的城門都被砂石給堵塞了。一時三刻根本清理不了,所以才導致劉古遷隻能在城外雙腳跳。

可是當大順軍主力開到時,連劉古遷的汝州軍都是脫身不能了。在城外僅存的一支官軍,簡直就向黑暗中的燭火一樣,吸引著大順軍主力撲過來。

見勢不妙,劉古遷立刻把部隊移至永定門外,準備隨時接應著薛濂他們出城。接著他就依著城外民居形成的防線,苦苦阻擋著大順軍的進攻。就這麼連連激戰,劉古遷堅持到了十九日深夜,而這時候殘留的汝州軍也隻剩下了三、四千人了。

而當楊如鬆的部隊開至京城郊外時。他們發現大順軍已經在城外連營幾十裏。幸運的是,楊如鬆也是在十九日傍晚時分來到北京的,這時候的大順軍已經開始了在營中休息。

而楊如鬆和楊承祖的部隊幾乎都是騎兵,他們的行動速度也很快,所以大順軍安排的遠處的探子剛回營稟告敵軍來襲時。汝寧軍就已經殺入了大順軍的營中,使得大順軍根本也來不及做什麼準備。

在這時候。大順軍全軍都在養精蓄銳。準備著明天的攻城。還有一部分集合起來的大順軍主力部隊,也都集合在西直門的附近,準備著曹化淳的開門投降。所以在永定門的大順軍部隊並不多,而且還都圍在汝州軍的四周,準備天亮以後一舉全軍此支官軍,因此。根本就沒防備背後出現的突襲。

所以當汝寧軍衝營的時候,大順軍是大亂,被楊如鬆和楊承祖斬殺無數。在永定門外剩下的大順軍也都大舉潰逃。於是汝寧軍與汝州軍就順利地彙合在了一起。

可是當汝寧軍襲營的消息傳到李自成那裏時,他連忙調動主力圍了過來。因為李自成害怕這支援軍是護衛崇禎皇帝逃跑的。所以大順軍絕對就是要趕盡殺絕。李自成是不會讓這個變數影響到自己的軍事行動,導致大順軍的改朝換代會未盡全功。所以被切斷後路的汝寧軍也同樣沒辦法脫身了。

到了此時,還在京城的薛濂和李柱,完全有一種搬起石頭砸自己腳的感覺。開始好心地想多帶些親朋好友,最後演變為小半座城的大動作。又因為朝廷的《封城令》、官軍的望風而降和大順軍的極速狂飆,使得薛濂全家都被堵在城內了。

麵對著大順軍的攻城,有一部分人就加入了逃亡的人群;更有一部分人就地散去,到城內找一個安靜的角落裏去躲藏,這混亂勁也就別提了。

而且當永定門外已經出現了大順軍以後,發現已經無法出城而逃,很多平民百姓也開始紛紛地遠離了這支逃亡隊伍,生怕自己受到池魚之殃。畢竟大順軍是來改朝換代的,不會把屠刀指向百姓,所以隻要老老實實的當順民,自己的生命危險應該是有保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