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六十四章無他法,隻有《封城令》(2 / 2)

而京城內的大小官員也個個變成了驚弓之鳥,但大禍臨頭的時候卻又不敢各自投林。因為皇帝明令不許在職官員和他們的家眷逃離京師。於是頭腦靈活的就想辦法爭取出外公幹,以便因“公”逃亡。

但想要因公出逃也不容易。大學士魏藻德就自請出京去督催糧餉,崇禎皇帝卻批旨說:“警報正急,已有旨留卿佐理機務,兵餉且不必催。”還是不放他走。

不能跑又想不出回天的辦法,大家就在一片恐怖中煎熬。京城裏還在不斷出現凶惡的征兆,朝臣們議論起來就會膽戰心驚。

就在此時,朝廷學宮祭孔,大學士魏藻德主祭。典禮前本來天氣晴和,但正要行禮的時候卻突然刮起了狂風,學宮中鬆檜怒號,殿堂裏的燈燭全被吹滅,連行禮的儀仗隊伍都被大風吹散了。等了半天,狂風不歇,典禮隻好暫停。

於是官員們就傳說:這是孔夫子在天之靈不願接受明朝的祭享了!聖人的垂眷都已經轉移,帝國的命運還有什麼希望呢?有人已經在暗自盤算,怎樣順應天命,去作新朝的開國元勳了。

其實就是到了此時,大明朝在山西、京南的兵力也並不算太少,甚至京城附近的兵力也接近了二十萬。但因為一直采取分散株守孤城的戰略,很容易被各個擊破,再加上士氣低落,將領們都感到大勢已去,因而多數明朝守軍要麼望風歸降,要麼不堪一擊,與大順軍稍一接觸即作鳥獸散。

對於這種狀況,朝臣們根本想不出什麼好辦法,崇禎皇帝在軍事上相當低能,也從來沒有想到過在戰略上做出什麼改進。唯一有意義的一個建議來自被奪職的前陝西總督餘應桂,他上言說:賊號稱百萬,非天下全力剿之不可。請調餘子璉、左良玉、、吳世恭、吳三桂及高傑、唐通、周遇吉、黃得功等眾將,齊赴軍前,會師真定、保定之間,以為決戰之計。但這個建議卻沒有被理睬。

既然想不出什麼戰略上的安排,那唯一的辦法就是加強對各部的監視了。於是崇禎皇帝再次任命了一批太監到各處監軍,高起潛總監(山海)關、薊(州)、寧遠,盧惟寧總監通(州)、德(州)、臨(清)、(天)津,方正化總監真定、保定,杜勳總監宣府,楊茂林監視大同……受命之前,他對這些大太監們淳淳囑咐,一副把身家性命都托付出去的樣子。

受到崇禎皇帝重托的太監們也頗為激昂慷慨,似乎抱定了捐軀報國的決心。但文臣武臣們對於情勢危急中又大用太監,分散事權,卻是極為不滿。

兵部抗議說:如此政出多門,必定會使各處長官和將領無所措手足,請求收回成命。崇禎皇帝卻照例堅持自己的決定。但靠幾個太監監軍當然不可能真正增加部隊的戰鬥力,後來這些太監絕大多數都帶頭投降了大順軍。(未完待續……)

如果您覺得《明末瘋狂》還不錯的話,請粘貼以下網址分享給你的QQ、微信或微博好友,謝謝支持!

( b/0/8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