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五十二章走過去很順利(1 / 2)

崇禎十四年七月,崇禎皇帝密敕洪承疇火速進軍援救錦州,伺機重創敵軍。陳新甲也在給洪承疇的書信中通報近來有清軍再欲由京城以北的長城諸口入塞的消息,威脅說:“閣下督關門一年,費餉數十萬,如果錦州之圍未解,內地又遭困擾,不入山海則內地空虛,若撤兵遼西則無功而返,怎能對得起皇上,又如何向文武百官解釋呢?”

在這樣如燎原之火的催逼之下,洪承疇隻能全軍出動,誌在決戰了。七月二十一日,各路明軍陸續出發到寧遠集中。吳世恭也告別了哭哭啼啼的常柳琴,率領全軍一萬八千餘人趕赴寧遠。

七月二十六日,洪承疇在寧遠誓師。率本營標兵和馬科等部魚貫東行。但他沒有按陳新甲的方案分兵四路,而是把全部力量集中起來,保持著整體優勢。全軍的糧草輜重則屯集於杏山和塔山之間的筆架山,

筆架山正好處在寧遠與錦州中間的位置。洪承疇這樣的安排顯然還是從持重方麵考慮的,雖然擺出了進攻的姿態,卻還是先求自身的穩固,確立一個糧餉充實、隊伍整齊的不敗之勢。

而吳世恭對於這次出征,雖然談不上是雄心萬丈,但也是很有信心。十五萬人,那場麵鋪天蓋地,給人的壯膽指數也不用多說了。

更讓吳世恭鼓舞的是,這次出動的明軍確實稱得上是“精兵強將”。當然,這種“精兵強將”要看和誰比,比汝寧軍和清軍比肯定差一些。但如果隻看武器裝備的話,那絕對是盔甲鮮明、戰馬和車輛眾多、火炮和火銃等利器也是武裝到了牙齒。可以說是大明朝最精銳、最強大的一支大軍。

但是吳世恭根本不知道,在原先的曆史上,此次鬆錦大戰的結局是多麼的悲慘。他走上的是一條危險之旅、未知之旅。所以現在吳世恭的意氣風發完全是一場無知者無畏。

而吳世恭穿越時對曆史的無知。也說不上是好是壞。畢竟除了一些莫名其妙地把穿越曆史事件背得滾瓜爛熟的穿越者以外,其他絕大多數穿越者也隻是曆史論壇上的愛好者,如果用他們的二把刀曆史來決定行動的話,這些人的殘骨上早就長白毛了。

比如:知道登萊孔有德叛亂的人很多,可很少人知道他們叛亂了一年多?如果某個穿越者隻知道孔有德他們被平叛,為了搶功,在孔有德叛亂的一開始就紮了進去,而且碰上孔有德全火器的精銳部隊,他早就玩完了。

又比如:知道此次鬆錦大戰的穿越者,他們在剛到遼東的時候。就知道明軍的結局就是全軍覆沒,而在此戰中是吳三桂他們先逃。所以這些穿越者就在上次譚泰夜襲的時候,以為是真實曆史的全軍潰逃而滑腳先溜,那不是出了大洋相嗎?但這也不能責怪這些穿越者,因為誰知道鬆錦大戰有著幾次反複。延續了長達一年的時間呢?

但不管怎麼說,此次的無知就要給吳世恭帶來危險了。

不過也要允許老天爺給明軍一個回光返照。這次奔赴錦州的過程是相當順利。也許是洪承疇指揮得當。也許是明軍兵強馬壯。所以在這一路上根本未遇上清軍的任何阻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