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五十章推相運動(下)(2 / 2)

他召原任輔臣周延儒、賀逢聖、張至發進京入閣佐理政務。其中張至發大概知道一點其中的內幕,覺得附驥於周延儒頗為無趣,托病沒有來京。周延儒和賀逢聖則是受命即發,分別在這年九月來到京城任職。

可是複社首領張溥是少年得誌,鋒芒畢露,他不但對周延儒這個老師的某些行為看不上眼,而且經常要他按照複社的意思做事,因此周延儒對這個學生恨之入骨,隻是為了利用才虛與委蛇,哪裏肯真正洗心革麵、痛改前非呢?

周延儒此人,雖說曾是名狀元,但他貪錢又貪色。在東洞庭山富室有一個死了丈夫的少婦,耐不住寂寞,勾通外人自嫁自娶,那富家當然不願意,告到縣裏,娶親的害怕,不得已將少婦盛妝送給了周延儒。

而此時的周延儒“一見寵悅”,當時恰值朝廷發表他重為首輔,他溺於美色,拖延著不肯進京出仕。張溥就拿了縣裏的捕單找到周延儒,也不管什麼師生之禮,把捕單朝他麵前一擲,周延儒不由大怒。

而張溥根本不買他的賬:“這不過是小事一樁,您用不著發這麼大的火。如果您現在不肯出山,將來恐怕會有比這更壞的事情。”

周延儒這個老滑頭一聽,馬上就變了臉,他和顏悅色地對張溥說:“沒有您這番話,我看不到這一點。”竟然將學生也恭恭敬敬稱您了。於是就帶著那個少婦走馬上任。這一出似乎是“小事”,但怨毒卻結得極深。

並且張溥還以此事要挾周延儒,並想把周延儒當成木偶,以此來操縱朝政和官員的任免。這讓周延儒對張溥簡直是恨之入骨。

張溥不知道的是,得知了周延儒重啟為首輔,他的得意門生吳昌時早就改換門庭了。當張溥得到了周延儒答應的條件以後,他興衝衝地返回太倉家中,當夜就腹部劇痛不已,一命歸西。

那就是吳昌時用一劑藥送張溥入九泉的。周延儒的複出,張、吳兩人同是劃策建功的人,但在爭權奪利的鬥爭中,吳昌時把大權握在手中,不願張溥嚐鼎一臠,就出此毒計。當然,吳昌時的背後還能看到周延儒獰笑的影子。

而這場明顯的陰謀卻沒有人敢公開揭穿。懼怕周延儒的毒手,附攀周延儒的權勢,複社和東林黨的君子們集體失聲,反而依然對周延儒溜須拍馬。而張溥的葬禮則冷冷清清,生前的那些“好友”和“同誌”都沒了蹤影,真讓他死不瞑目啊!

反正這場換相的鬧劇,除了讓周延儒二次為相以外,根本對明朝的時局沒有任何積極的影響。因為在此時,遼東明清兩國決定國運的決戰就要開始了。(未完待續……)

如果您覺得《明末瘋狂》還不錯的話,請粘貼以下網址分享給你的QQ、微信或微博好友,謝謝支持!

( b/0/8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