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五十章推相運動(下)(1 / 2)

薛國觀死後被坐以贓銀五萬兩,抄沒了他的家。但隻抄出積財六百多兩,再就是一所祖宅而已。許多人都覺得薛國觀雖然不算什麼好人,但罰非其罪,那情狀實在是很慘的。他是罪不至死,結黨在所難免,而貪汙絕對是誣陷。

複社在倒薛事件中所起的作用,盡管比較隱晦,還是在朝野中傳說開了。東林一脈為之額手相慶,東林的反對派則恨恨不已。複社既然已經深入到政治鬥爭的核心,也就一不作二不休,進一步要推上一個自己的代表出任首輔。遠在太倉的張溥和他的助手們經過仔細研究之後,覺得最合適的人選還是原先作過首輔的周延儒。

周延儒在東林黨中本來有不少朋友,隻是崇禎初年的那次會推沒有入選,才與溫體仁聯起手來同東林黨人撕破了臉。後來他自己也受溫體仁排擠,為了利害相關,也站在了反對溫體仁而與東林黨人比較一致的立場。他幾年休閑,住在家鄉宜興,左鄰右舍盡是東林巨魁,交往過從也很不少。表麵看來,大家已經盡去前嫌,重新成了好朋友。

而複社中決策層以為,全力推舉周延儒,既可以使之成為自己的政治代言人,又不會引起反對派太大的警覺,而且由於周延儒的資曆不同尋常,一入閣必任首輔,比起其他人來少了許多麻煩。

決策已定,複社人士們就四出活動,不但找到了在朝在野的東林骨幹如錢謙益、侯恂等人,而且還找了著名的閹黨人物馮銓和阮大铖。而複社要用到阮大铖時,就立刻笑顏以對;不用時,就橫眉相向。那阮大铖卻宛如皮癢一般,不記教訓。官迷了心竅,這已經不是瘋狂了,而是妖孽。隻能夠搖頭無語了。

而要運動出一位首輔出山,是一個很不小的工程,既需要人事方麵的通暢,又需要使用大筆資金。不過這難題難不倒複社諸君子,人民群眾的智慧是無窮的,何況君子乎?於是複社采取了招股的辦法,一股一萬兩,待到事情成功後分別給予回報。

於是七拚八湊。甚至派人到了汝寧,尋找過東林黨武官——吳世恭,隻是因為吳世恭身在遼東,汝寧的官員不能做出如此重大的決策,所以最後未果。到了最後。終於湊齊了二十萬兩活動經費,全部運到京裏行賄。

這筆在當時接近天文數字的資金當然起了極大的作用。在人事方麵。主要靠吳昌時在京城活動。吳昌時因為同太監們關係密切。對宮中情況十分了解,也頗能在無形之中對崇禎帝施加影響,號稱是“一時手操朝柄,呼吸通於帝座”;因為剛剛鏟除過一個堂堂首輔,公卿臣僚們也不敢不對其另眼相看。加上有二十萬兩銀子作後盾,在一番活動之後。竟然真的湊效。

崇禎皇帝不知從什麼時候起,開始思念起當年的首輔,朝臣們也似乎在無意中常常提到周延儒的忠誠與精幹。到了二月,一切似乎都是水到渠成。崇禎皇帝在國事日益艱難,身邊輔佐乏人的情況下,終於“宸綱獨斷”,決定重新任用幾位過去的閣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