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時,汝寧軍依照吳世恭預定的計劃,準備在張獻忠、羅汝才回返湖廣以後,趁著他們與革左五營的遙相呼應。來個大範圍的擊潰、追擊戰,以此來獲得大量的土地和人口。
所以汝寧軍也已經在均州、南陽,以及汝寧南部地區集中了兵力,就準備找準時機出兵呢。沒想到汝寧軍的主力在南方,而李自成卻突然出現在北麵,這讓汝寧軍根本調動不了軍隊,隻能把一部分主力轉移到汝寧、南陽和歸德北線,防止著李自成這股農民軍向著自己的控製區蔓延。
於是這麼一來,汝寧軍根本沒能力在短時間在北線出擊,而汝州知州燕兢在聽聞汝寧軍把汝州的屯田莊子人員撤退以後,他毫不猶豫地棄城而逃,帶著自己的家人逃到了汝寧。
不過在這時候也沒人管燕兢的棄城之罪了。正月十九日,李自成部數萬人開始圍攻豫東重鎮洛陽。洛陽不但是曆代古都,聚集著中原精華,而且是控製關中和襄、鄖兩個方向戰守的軍事要衝,在政治上、軍事上和經濟上都有著極其重要的地位。
更為重要的是,洛陽又是明宗室福王朱常洵的駐地。而這個朱常洵就是萬曆帝和鄭貴妃生的兒子,萬曆帝曾經為了想要改立他為太子同朝臣們鬧得不可開交,後來改嗣的計劃雖然失敗,萬曆帝卻給了這個分封在洛陽的寶貝兒子一筆巨大的財產,其中僅土地一項就達二萬頃,此外還有大量的鹽稅、商稅的常年收入。
這個福王號稱富甲天下,而且同當今天子枝脈最近。他是崇禎帝的嫡親叔父,又是嫡親叔父中最年長的一個,因而在幾十位宗室親王中地位最為尊貴。由於有這樣一位親王住在城裏,洛陽的政治意義更是超出尋常。
可是洛陽城的守禦卻近乎於個笑話。洛陽總兵王紹禹在河南領兵軍將之中頗有名氣,不過這名氣可不是行軍布陣地本事,而是克扣軍餉的能耐。別人是克扣六成,他這邊是克扣八成,然後還有一成發給親兵。剩下的那一成才給洛陽城地士兵,所以這王紹禹有個綽號“王八成”,很來逐漸地省略,把那個“成”字去掉,就變成“王八”了。
因為其部缺糧缺餉,軍心渙散,再加上王紹禹此人除卻貪鄙之外,也沒有什麼能耐,所以各任總督再怎麼抽調河南兵馬,也抽不到他的頭上,所以本來這壞名聲倒也成為了一道保護傘。可沒想到現在李自成已經攻打到了洛陽城下。
而洛陽城中的士兵們因為總兵王紹禹克扣軍餉,幾次鼓噪嘩變,反倒是成了洛陽城內的大害。所以在這危難時節,洛陽知府等城內官員為發餉的事情真是愁白了頭。(未完待續……)
如果您覺得《明末瘋狂》還不錯的話,請粘貼以下網址分享給你的QQ、微信或微博好友,謝謝支持!
( b/0/8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