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一十七章蒙古無賴(2 / 2)

吳世恭也被遲明的咳嗽弄得有些不快,他虎著臉,轉身道:“遲明!你是不是受了風寒?”

遲明慌亂地看了看吳世恭,立刻低下了頭,小聲說道:“鄧先生交待過的,不能讓陌生女子靠近大人。小的也是職責所在。”

吳世恭差點一口惡血噴出口。尼瑪的,自己的私生活都被人管手管腳了。這規定一定是出於鄧啟帆這些文武和自己內宅的授意。而鄧啟帆這些文武倒是關心自己的安全,可自己的內宅呢?那些夫人們的用意還用猜嗎?

恰好在這尷尬的時候,門外有位親兵送來了一張拜帖。吳世恭打開拜帖一看,上麵書寫著:“大明幹奴衛指揮僉事哈丹巴特爾敬拜!”

吳世恭看了這拜帖又是一訝。這位拜訪的大明指揮僉事的名字明顯就是一位蒙古人。因為前世就有一位打籃球的有名蒙古中鋒就叫巴特爾。

現在的吳世恭也不是官場小白了,他明白,這樣的大明官員基本上是蒙古投誠至大明的,沒有什麼實際權利,也沒有什麼勢力,無非是朝廷給個官職養著他罷了,根本是位無足輕重的人。可是吳世恭又轉念一想,發覺這正好是個消除眼前尷尬的好機會,於是他就立刻吩咐道:“把哈大人叫進來。”

吳世恭根本不知道,那位哈丹巴特爾是遼東,或者說是山海關內的“有名人物”,他的“傳奇事跡”給予了大明官員和百姓的茶餘飯後以很多的歡樂。

哈丹巴特爾本是蒙古的一個小部落的首領,依附於一個中部落。再上是大部落,再再上幾層才到了當時蒙古名義上的大汗——林丹汗。

當年努爾哈赤征伐蒙古,哈丹巴特爾就帶著自己的小部落加入到了抵抗後金的蒙古大軍中。之後林丹汗一敗再敗,許多蒙古部落都轉投了後金,而哈丹巴特爾就帶著自己的部落投誠了大明。

當時的大明根本就不把哈丹巴特爾這種小角色放在眼裏,因為這時候的大明實力很挺強,還有許多蒙古大部落傾向於大明,所以哈丹巴特爾的地位也並不重要。

可是隨著之後幾次,努爾哈赤通過在明軍城池中的蒙古內奸,裏應外合攻地破遼東城池,許多在明朝這裏的蒙古人的地位就一落千丈。

而哈丹巴特爾卻恰巧趁著這機會獲得了大明官員的信任。每次蒙古內奸獻城,哈丹巴特爾總是恰好在城中,而且每次他都沒有投降後金,踩了狗屎運一般逃了出去。就這麼,哈丹巴特爾就向大明官員證明了自己的忠心。

當然,幾次逃亡以後,跟在哈丹巴特爾身邊的本部落牧民隻剩下幾十個了,可這並不妨礙哈丹巴特爾的升官,為了表彰他的忠誠,哈丹巴特爾的官職也是水漲船高。

接下來隨著明朝和後金在遼東的地位顛倒,投靠後金的蒙古部落也越來越多,親大明的蒙古人也越來越少。可明軍總需要打探後金和蒙古的情報,而明軍有些貪財的軍將也需要有人聯係蒙古部落做生意,所以哈丹巴特爾利用自己的關係確實為明軍打探到後金和蒙古的一些情報。

就這麼,因為後金也不重視哈丹巴特爾這個小角色,後來也需要哈丹巴特爾這個渠道與關內保持著聯係,所以就沒怎麼動哈丹巴特爾。

而大明這邊雖然用著哈丹巴特爾,卻根本不重視他。該讓他賣命毫不顧惜,該給的獎賞也折扣無幾,連通過哈丹巴特爾打通商道賺取的錢,都盤剝得不剩下幾個。

可哈丹巴特爾還是有些良心,他不願意扔下那些跟隨自己的部落裏的人,所以他賺取的錢財也越來越少,勉強維持著部落裏的糊口。

可是這麼一來,哈丹巴特爾就沒有了維持蒙古關係的活動錢財,他在蒙古部落中的關係也越來越少,這樣惡性循環之下,逐漸地在明軍中失去了利用價值。於是他就徹底無恥了起來,該耍無賴向官府討要一些錢糧,該坑蒙拐騙用假情報騙取明軍的銀子。而他的部落中人更是有的賣苦力,有的拉皮條,完全就成為了山海關關城內的一群青皮無賴。(未完待續……)

如果您覺得《明末瘋狂》還不錯的話,請粘貼以下網址分享給你的QQ、微信或微博好友,謝謝支持!

( b/0/823/ )